止观是佛教的核心,对于止观的论述,在佛教各教派都有不同的认识,宗喀巴大师在其很多著作中,依据无垢正理进行辨析,为后来学人所重视。今略述其要。
  《俱舍论》中说:“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体。”此说所有的佛法分为教、证两大部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内涵。“教正法”是指导修持的思想理论体系,即经、律、论三藏。“证正法”是依照教法的实践及实证,即戒、定、慧三学。
  这二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只有在教正法的正确指导下,所实践的佛法才能不偏离正行的轨道。好比赛车,首先必须明确行车路线,然后按此跑道前进。如果事先不了解路线,就不知道如何行驶,或虽知道路线,但却不依此而行,也必定不能到达目的地。印度莲花戒论师所著《修道次第论》中说:“复次闻及思慧之所通达,即是修慧之所应修,非应修余。如示跑地,而应随跑。”
  只有佛、菩萨传授的经、律、论三藏才能作为修习佛法的唯一向导,因为能正确开示修行道路而远离谬误的只有三宝。如《相续本母论》中说:“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遍智正知(佛)。” 因此,经论和续(密法经典)确是学佛者最殊胜的教导、是通向解脱的指路明灯、是抵达菩提彼岸的唯一津梁。因没有比佛更殊胜的老师,也没有比法更殊胜的教导和口诀。
  虽然如此,但处在五浊时代的今天,由于众生根基陋劣、福薄慧浅、障深垢重,难以领会经论中所开示的修行内涵,反而认为这些理论只是供研究和辩论之用,其中并无实修的教授,甚至很多学习经论之人也不知道如何将一生所学用于修行,而另外寻找经论以外的可以用来所谓“实修”的法,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十分悲哀的事情!
  有鉴于此,法尊法师当年曾说:“故诸久习经教之士,苟能一日回头,感觉说食不能充饥,必将所学之经论,或束之高阁,或弃置纸炉,而瞑目参心,或持一佛名,与夫愚夫哑羊之学佛有何你迟我速之方便?此亦佛法之不善耶?拟学子无师承之咎耶?望诸同仁,审思我国佛法衰败之原因,为幸多矣。”敦巴尊者也说:“如果学了很多佛法理论知识,反而另外寻求修法是非常错误的。”因此,对学佛者来说,懂得如何学以致用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别是对于止和观的修学,更是需要相关理论的指导,这是由于止观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因为止观是佛法内涵中的精髓,是解脱的命脉,无论是小乘的解脱还是大乘佛果的成就都有赖于此。但由于止观的本质和内涵很难把握,致使学佛者往往容易将二者混淆。致使对于止观的体性、修习的方法、应断的过失、所经的阶段、成就的标准等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实践上难免会举步维艰,在实证上亦多错认。
  观是断生死无明的唯一慧剑,他的正确修习有赖于对空性见的了解。很多人将止的境界误认为观,或者将观误认为什么都不思维,对于观应该空什么、如何空等问题没有确切的认识。因此本文依据上师的传承和教授以及相关经论中所开示的禅修内涵针对止观的学修进行通俗、明了的阐述,使修习者能有全面、系统的认识,由此辗转增上,而逐渐能把握解脱的命脉,不致误入歧途 。

一、 止观的体性
  “止”,是梵语“奢摩他”的意译。能将心安住于所缘的对象、丝毫没有散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由此而产生身心的轻安和喜悦就是止的体性和内涵。
  如《解深密经》中说:“即于如是善思维法,独处空闲,内正安住,作意思维,于此能思维心,内心相续作意思维,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止的成就是由内摄心光、相续安住于所观对象而达到的,并不需要了解一切法空性的道理。
  “观”,是梵语“毗鉢舍那”的意译,也叫胜观等。观是指对事物本质的观察和思辨,如《解深密经》中说:“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所善思维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是名毗鉢舍那。如是菩萨能善巧毗鉢舍那。”依据本经,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观并非是一无所想,而是运用观察慧进行理性的思辨。无著菩萨解释说,正思择是对事物现象的思辨,最极思择是对事物本质的思辨。
  在《宝云经》中对止观下的定义也与《解深密经》相同,如说:“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毗鉢舍那者谓正观察。”《大乘起信论》中也说:“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于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鉢舍那观义故。”在此论中所阐述的止修习所缘即是空性,所以,即使将空性作为所观对象,也是止的范畴,不属于观。
  《修道次第论》中的思想与上述经论如同出一辙,认为止息内心散乱后,能任运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观对象上、并产生轻安就是止;在止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观察、思辨即是观。总而言之,若能收摄内心安住在所观对象上即是止,对所观对象的观察和思辨即是观,这是各大经论共同认可的定义。
  然而在佛教内部,对于观的真正内涵产生过很多误解,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有的说修观就是修诸法实相,而诸法实相远离一切分别、语言和文字,因此只要摄心不散、断绝思虑、无分别住,自然会契入空性,即是修观;还有的将止的境界误解为观,认为心无杂念、灵明了知即是观。之所以有这些各种各样错误的认识,其根源是缺乏辨别了不了义经典的能力,未能正确理解经论中所说的真正含义所致。

二 、止观是一切三摩地的根本
  佛在大小乘经论中所说有无量无边的三摩地,如首愣严三摩地、念佛三摩地、般舟三摩地、真如三摩地、狮子奋迅三摩地、慈心三摩地等,所有这些三摩地都可以容纳在止观二法之中,他们的修习也离不开止观修习的原则。比如一棵树即使有再多的枝叶花果,都是依树根而生,同样,所有的三摩地都是以止观为根本。如《解深密经》中说:“如我所说无量声闻、菩萨、如来,有无量种胜三摩地,当知一切皆止观所摄。”
  在佛世时,阿难尊者曾问过上座比丘应以何法专精思维,比丘回答说:止观。后来,阿难尊者又就此问题分别向五百比丘和佛陀本人请教,也得到相同的答案。由此,阿难尊者不禁油然赞叹说:“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杂阿含经》卷十七)在印度莲花戒论师所著《修道次第论》中说:“世尊虽说诸菩萨众无量无数等持差别,然止观二品能遍一切胜三摩地。由此二品能摄一切三摩地故,诸瑜伽师一切时中应修止观。”中国天台宗智者大师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书中也说道:“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是止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因此,对想要修习止者而言,不必寻求各种止的修习,只要把握住修习止的总的原则和根本,就可以总摄一切止而进行修习。任何一种止的修持都离不开这个原则,不论修习什么止——念佛、观心、修密、安般数息,甚至无上瑜伽中的高级修持——生、圆二次第都可以运用这里所揭示的禅修纲领进行修习。

三 、止观双修的道理
  《解深密经》说:“由止故,降伏烦恼;由般若故,断烦恼种。”若要断除生死根本,必须融汇修习止观,单独修习其一是不够的。如果单纯修习观,因缺乏定力,就不能深入、细致观察,当然也不会悟入空性而证无漏。在《俱舍论》、《瑜伽师地论》等经论中说,最初无漏法的证得(即见道)必须依据能产生无漏功德的九种定之一方可,最低也需要初禅的近分定——未到地定。因为欲界散心不足以引发无漏功德。这对于那些从未尝过止妙味却自称见道、见性之人来说,是一记有力的耳光!
  比如在黑夜中,我们点燃一支蜡烛来观看墙壁上的画,只有在烛光不受风的干扰时,才能看清楚。同样,只有在止的基础上,内心才不会散乱,才能明见诸法的真实本质。
  如若单修止而不修观,同样不可以。因为如果缺乏通达实相妙慧的观,就失去了断绝生死无明的命脉。任你对止如何熏修,纵使证得世间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定,也难以实现解脱的愿望。所以,对于止观必须融汇修习。如《修道次第论》中说:“唯观离止如风中烛,瑜伽师心于境散乱不能坚住,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当双修。”《大涅槃经》中说:“声闻不见如来种姓,以定力强、慧力劣故;菩萨虽见而不明显,慧力强、定力劣故。唯有如来遍见一切,止观等故。由止力故如无风烛,诸分别风不动心故;由观力故,永断一切诸恶见网,不为他破。”《月灯经》说:“由止力无动,由观故如山。心无散乱,安住所缘,是修止迹;证无我义,断我见等一切恶见,敌不能动犹如山王,是修观迹。故于此二应知差别。”在以上等经论中明显说明,对于止观不能偏废一方,应平等修。
  在止未成就以前,即使以观慧对无我义进行思辨,但由于内心散乱、动摇如风中烛,所观实相也不会清楚显现,必借助于止的力量方可,所谓由定生慧是也。但不要误解为慧既然由定产生,那定就是慧因,只要修定就可以了,得定自然有慧了。慧由定生的意思是说观的成就必须借助止之力,而通达无我的智慧并不是止的产物。比如前面所说烛光照物的比喻,看清楚壁画固然是烛光不动摇的结果,但烛光本身却并非因“无风”而有。如果止是智慧的亲因、得定即可产生空性智慧,所有外道岂不是都可以解脱了?所以在《修道次第论》中说:“由于内心散乱、动摇而不住定,即使依诸法无我的智慧也难以抵达解脱的彼岸,世尊说必借助于定的力量,乃能证入诸法实相。”《正摄法经》也是从这个角度说“由心住定,乃能如实了知真实”。
  在其他经典中,也宣说如果没有空性正见,单依靠止是不能解脱的。如《三摩地王经》中说:“虽善修正定,不能破我想,后为烦恼乱,如外道修定。若观法无我,观已善修习,是证涅槃因,非余能寂灭。”《菩萨藏经》中说:“若未闻此法门,亦未听闻圣调伏法,唯三摩地而得喜足堕增上慢,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及诸衰恼,不能解脱六道轮回,不能解脱诸大苦蕴。”在《修道次第论》中更直接说:“诸瑜伽师若唯修止,只能暂时压伏烦恼现行,而不能断除,因为没有无我智慧,定不能断除二障!” 在《大乘起信论》中说:“是故止观互相助成不相舍离,若止观不具,必不能得无上菩提。”

四 、修习止观的次第
  通常情况下,都是先修止,次修观。从戒、定、慧三学和六度的次第来看也是如此(依前而生后),各大经论所说亦大致相同。如《入菩萨行论》中说:“当知具止观,能摧诸烦恼,故应先求止。”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止观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
  或有人说,先通达无我正见后,即以此作为所观对象而修习止,岂不等同于双修止观了吗?何必一定要先修止、再修观呢?依《解深密经》中的思想说,对于观的修习,在没有生起身心轻安之前,只是观的随顺而已,并非真正的观成就,生起轻安以后才安立为观成就。
  然而,在没有得到止之前,即使以观慧对诸法进行观察和思辨,也难以生起身心轻安。只有在成就止的基础上进行观修,才能生起合量的、真正意义上的观。宗咯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不仅仅是依靠止的力量,而是要在此基础上以观察、思辨的力量,如果能引发身心轻安,才是经论中所说的无过观。”因此,虽然是以空性作为修习止的所观对象而引发的身心轻安,仍然没有超出止内涵的范畴,而非观。还需要继续修习观,否则与诸大经论所说则有出入了。
  《解深密经》说,要依奢摩他乃修毗鉢舍那。《声闻地》、《中观心论》、《入菩萨行论》、《修道次第论》等皆说先修止、后修观,虽然有少数论师认为无需先修止可直接先修观也可引生毗鉢舍那,但与经典和诸大论师所造定量大论相违,在宗咯巴大师眼里看来,不足为智者所凭信。
  另外,以上所说的次第,乃就最初修持者而言,如果以前曾经生起过止观的证量,次第则非一定如此了,也可以先修观后修止。如在《集论》中就曾说过有的人先成就观而没有得定,他即可依观来修止。这岂不是和上述的修习次第相违了吗?未得定也可以成就观了啊?当知这里所说未得的“定”是指初禅以上的定,并不是说连“未到地定”也没有成就。有些行者或“慧解脱”阿罗汉在“未到地定”的基础上,就已经证得四谛等出世胜观,由于缺乏初禅以上的止,而没有五通等功德,所以依所得之观接着修习初禅以上的止。《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说:“又如实善知从苦至道,然未能得初静虑等,于此无间住心,更不择法,是依增上慧而修增上心。”所以,在没有成就止——最起码是“未到地定”前,观是不可能成就的。对于真正想成就止观、并依之解脱生死或圆满佛果者来说,应该谨慎抉择、对待,须以经论为依据,产生正确无误的认识,以免误入歧途!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发心和动机,修习止观也不例外。由于佛法的特质是指引我们和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轮回,因此在修习止观之时应该具备欲解脱轮回的“出离心”和为利众生愿成佛的“菩提心”。如果不是以解脱生死为修习佛法的动机,那一切的修持将会漂流于生死大海之中,而不会成为解脱的资粮和条件。就象宗咯巴大师所说:“若无正确的出世心而追求世间的幸福,就无法进入根除烦恼的涅槃境界。”如果不以菩提心为动机,所有的修证——即使你具备空性和神通等功德都不会成为成佛的资粮和大乘法。所以在修习止观之前,尽力改正修法的动机是极其有必要的,否则,在没有任何基础发心、且不了解止与观修习内涵的前提下,欲获得成就何异压沙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