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是非常清楚的,即教授佛法只有一个目的——调伏心性。上师应该留心去看看自己的教授是否利益弟子的心性,他们的教导必须以个人所了解的佛性为经验的基础。而弟子也应该怀抱利益自身心性的渴望,来听闻教授;他们必须竭尽全力来控制未受到驯服的心性。因此我极力主张,我们应该精勤地遵循伟大的噶当派格西的教导。这些格西们曾提出金玉良言,建议心性与佛法应该整合为一;换句话说,如果佛法的知识与修行被视为两个毫无关联截然不同的实体,那么将无法发挥驯服心性的效用。在从事实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彻底地检视自己,并把佛法当做一面明镜,去观察映照于其上的身、语、意的缺患。上师与弟子双方都必须透过修持佛法,以生起利益自身与他人的发心。如我们在《道次第》所见之祈请文:

受强大悲心的激发,
愿吾能够阐述佛法之宝贵,
将其传播至佛法未与之地,
以及佛法衰微之境。

  佛法不是具体的事物,因此保存与弘扬佛法,端赖我们的内在心灵或相续不断的心续。当我们能够减少心的垢染,美好的品质将随之提升。因此,心有效地、正面地转化,即是保存佛法与弘扬佛法的正义。显而易见地,佛法不是有形的实体;它不能在市场被出售被购买,或成为一个实物。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佛法的根本原理,例如持三种修持,即出离心、菩提心、以及了悟空性的智慧。
  护持佛法与弘扬佛法的重责大任,落在那些对佛法有信心的人的肩上;而担起这种责任,则有赖我们对佛陀的钦慕与尊敬。如果我们只会袖手旁观,期待他人担负此一重责大任,那么很明显地,什么事也不可能发生。因此,首先我们必须在内心培养佛陀所教导的良善品质,在适当地调伏自己的心性之后,我们应该也协助他人调伏心性。宗喀巴大师曾经清楚地指出,尚未调伏心性的人,几乎是不可能去调伏他人的心性。法称大师曾经言简意赅地教诫此一原则:

当你不了解(调伏心性的)方法技巧之时,
欲加以阐释自然困难万分。

  菩萨们怀抱如此的意图,把获得证悟做为究竟的目标,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修行能够消灭烦恼的法门。在此同时,他们努力培养心灵的深刻洞见。藉由遵循消灭负面品质、培养正面品质的过程,菩萨们便具备了帮助其他有情众生的能力。法称在注释陈那《集量论》中也说:

菩萨运用各种善巧方便,
解众生之荼苦。

  因此之故,那些信仰佛法的人应该竭尽所能地培养良善的品质,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佛法衰微的时代,更事关重大。我们西藏人频频抱怨批评中国人在西藏所进行的摧毁破坏,但更重要的是,身为遵循佛法的弟子,我们更应该努力拥护、支持佛法。当我们体会到修行的利益,时而亲身持戒、努力转化心性,佛法的开示才算是真正达到目的。然而听闻其他学科的教授,也同样具有不同的目的;其目的是从中获得见解与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