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仲哇——说唱艺人才让旺堆

    我和阿克仲哇——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的相识、相知以及成为同事关系,得从2007年调到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开始说起。我第一次看见他是在他女儿百岁那一天,应邀请参加他女儿的百岁聚会,当我们一进去餐厅,他就反复地说“嘎哇啦,吉吧啦”给人一种热情、好客的感觉,就是典型的原生态藏人老人。

    1987年,在全面调查和掌握青海省《格萨尔》民间说唱艺人,召开青海省《格萨尔》说唱艺人演唱会,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在全省范围内作了一次大规模的艺人调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调查期间,他和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第一次相处,1987年9月,全省《格萨尔》说唱艺人在风光旖旎的青海湖畔拉开帷幕,他应邀参加。演唱会上,他以惊人的记忆力和精湛的演技,获得了演唱会一等奖。1989年3月,参加了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联合召开艺人汇报演唱鉴定会。他在会上演唱了《格萨尔》精彩的片段,赢得了专家学者的一片喝彩声,与会同志高度评价了他的演唱艺术,认为他是一位才华超众、非常难得的说唱艺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宝。他说唱的史诗部本,内容新颖,故事完整,情节曲折,语言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经过专家鉴定以后,被他邀请到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担任专职《格萨尔》说唱艺人。1988年被吸收为国家正式干部,享受副教授待遇。

本文作者恰嘎·觉如与阿克仲哇在青海民族大学留影

    他出生于西藏那曲安多县一个贫苦的牧民家庭,目不识丁,在他13岁时,经过一场特殊的梦境后,开始说唱《格萨尔》史诗。他9岁的那年,父亲和哥哥不幸去世,最后就只剩下年迈体弱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不久,母亲因丧夫失子,悲痛成疾,终因饥患交加而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前曾给他说:“我死后,你要到冈底斯等藏区佛教圣地去朝拜。”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乡,孤身一人向南走去,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朝佛生活。几年时间里,他踏遍了拉萨、日喀则、山南、昌都、江孜、阿里等整个西藏地区,先后朝拜了大昭寺、扎什伦布寺等著名佛教圣地,最后到达冈底斯。他怀揣一颗虔诚的心,满怀深情地向它叩拜,口中默默吟诵,向它祈祷,开始了他转冈仁波切(冈底斯圣山)的旅途。冈仁波切是藏区有名的圣山,每逢马年(冈仁波切圣山的本命年),来自藏区的信徒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朝拜这座圣山,以求吉祥太平。他转山的那一年,正好是马年。经过漫长的一年零两个月,他终于磕长头围绕冈底斯山转了整整13圈。完成了朝觐圣山、超度父母亡灵的任务,他的心里多少有了点慰藉。此后,便踏上了归途。途中来到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神湖,听人们说转过冈底斯山,再转念青唐古拉山和纳木错湖,那样才算功德圆满。于是他又跟着随行的人们徒步绕了圣山和圣湖13圈。所有的心愿总算完成了,他的心里踏实了许多。有一天,他与随行者来到纳木错湖畔的一块岩石边休息,当地人称它为纳木错赤锅(沐浴的地方)。他们就在这里洗头、洗澡,除去身上的污垢,也解除了转山的疲劳。正值傍晚时分,他不知不觉地睡着了。这一睡他竟连续数日昏迷不醒,不吃不喝,不声不响,随行的人们以为他病了,都不知所措。到了第7天,他终于醒来了。梦醒后的他一反常态,一向默默无语、寡言少语的他口中念念有词,身边守护他的人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以为他病了或中了邪,便送到了附近的一座寺院。可是,那个寺院的活佛聆听了他的说唱后,开口说道:“他没有什么病,也没中什么邪,他嘴里念叨的是《格萨尔》的故事,具体内容是《格萨尔》祈祷三界众神和祝福万物生灵之颂词。”之后,应僧人们的要求,他说唱录制了一部完整的《格萨尔》史诗部本——《卡且玉宗》。为此,经活佛授权,僧人们给他制作了一顶艺人帽,由活佛亲自给他戴上。这顶帽子的授予,等于认定从此以后他是一位真正的《格萨尔》说唱艺人了。随之,人们给他取名为“仲赤加日”(藏语意为“穿着百色羊皮袄的小艺人”)。他能说唱120部《格萨尔》史诗部本。截止目前,他已说唱录制了《阿达夏宗》、《吉祥五祝福》、《犀岭之战》、《梅毛水晶宗》、《狮虎海螺宗》、《陀岭之战》、《嘎德智慧宗》、《扎拉盔甲宗》、《南铁宝藏宗》、《征服南魔王》、《香日王》等11部,共计979盘磁带,约300多万字。其中《陀岭之战》之部于1994年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吉祥五祝福》于1997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南铁宝藏宗》于2005年10月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嘎德智慧宗》于2005年8月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阿达夏宗》于2005年12月青海民族出版社出版;《僧达海螺宗》于2009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扎拉盔甲宗》于2009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

    他在每次说唱之前,都要祭奠英雄格萨尔和岭国三十员大将等。随后便趺坐如盘,双手合十,虔诚祷告,尔后开始说唱。每说完一部,也要祭奠。他自从进入《格萨尔》史诗研究所后,先后说唱了11部《格萨尔》,每说一部,都是如此。他以往说唱时,随身携带弓剑、“仲夏”等物,还备有格萨尔王和岭国三十员大将的唐卡画等。在说唱时,根据说唱内容中人物的动作,配以一定的手势舞姿,一来可加强说书的乐趣,二来也能吸引观众。在说唱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他脸上的表情也时喜时悲、时怒时欢,并且手舞足蹈,与口中的唱词配合默契。

    他说唱曲调丰富多彩,根据不同人物配以不同的唱腔。就格萨尔王来说,在降伏十八大宗时有不同的十八种唱腔。如在降伏魔怪鲁赞时,为“驱赶黑暗的白色六律”调;降伏霍尔国白帐王时,唱腔为“食肉吮血”调;降伏姜国萨丹王时,唱腔为“杜鹃远鸣”调;降伏门国辛迟王时,唱腔为“六变神音”调……他的说唱曲调与版本中所提及的说唱曲调亦有所不同。首先,就格萨尔王和其他岭国英雄的说唱曲调在称谓上有区别;其次,唱腔各异;第三,唱腔的数目也有差异。另外,窝的说唱分繁扩、适中、简略三种。可视听众的要求和时间限制而定。如《南铁宝藏宗》为繁扩,全书共五十多万字,120余盒音带。《吉祥五祝福》为适中,约十万字,33盒音带。比如在喜庆的日子,如赛马会等场合的说唱均属简略。

记录、整理、出版的部本

    他自从参加工作至今,除了说唱《格萨尔》以外,还会行医、裁缝、木工等。他平时所穿的藏袍、戴的“仲夏”都是自己亲自设计缝制的。前几年,他亲自设计、缝制了8套格萨尔大将的服装、两顶艺人帽子、一幅唐卡,其中将5套服装、一顶帽子和一幅唐卡无偿地赠送给了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现保存在研究所资料室,还有3套服装和一顶帽子赠送给了全国《格萨尔》办公室。

    他在1991年中国社科院、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召开的说唱家命名大会上,获得了“《格萨尔》说唱家”的称号。1997年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四部委特授予他对《格萨尔》抢救和研究“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称号。在青海省庆祝建国40周年文艺创作评奖中,获得了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文联颁发的荣誉证书。在青海省第三届(建国45周年)文艺创作评奖中,他说唱的《陀岭之战》之部荣获青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作品奖。在青海省第四届文艺创作评奖中,他说唱的《吉祥五祝福》之部获优秀作品奖。在庆祝青海省文联成立40周年之际,荣获青海省文联颁发的“在青海从事文学艺术事业40年做出贡献”的荣誉证书。在青海省首届《格萨尔》史诗民间艺人演唱会中获一等奖。2004年荣获全省文化系统“晚霞奖”。经2004年12月16日省文联党组会同部分专家学者进行了民主评议和评选,共有11人参加,一致认为他在《格萨尔》研究领域为难得的特殊人才,在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方面成绩突出、贡献巨大,平时表现良好,德艺双馨。为此,特推荐为2004年度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推荐人选,并于2004年12月17日在全文联范围内进行公示。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格萨尔》史诗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由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和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青海省首届《格萨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获得了先进个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