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材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随之出现的问题是藏药材资源的日益紧缺。为保护濒危藏药材,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研究基地开展了27种濒危藏药材人工种植技术的研究,包括桃儿七、藏木香、绿绒蒿、川贝等。2011年开始,在香港念慈庵和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外国专家局的资助下,该基地开展了“西藏产川贝母规范化种植技术与示范研究”项目,在人工种苗培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

       把技术交给百姓  编制人工种苗繁育SOP

       川贝的主要功效是润肺、止咳、化痰,藏医药理论中它还能用于治疗颅骨损伤。业内人士表示,人们常说的川贝其实是个大范畴的药材名称,川贝共有6个来源物种,即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卷叶贝母和瓦布贝母,在我区,贝母类药用植物资源以卷叶贝母和梭砂贝母为主,因品质优良、疗效确切,是国内外公认的贝母类药材优质品种。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川贝基本是老百姓自己采集的野生贝母鳞茎。川贝的市场需求量在逐年递增,面对此现状,2011年,香港京都念慈庵与西藏自治区藏医院签订了“川贝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技术合作协议,进行卷叶贝母和梭砂贝母的人工种植技术研发工作。“目前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两种贝母的已知分布区域为山南、昌都、拉萨、日喀则、林芝等地,但是随着采集力度的加大,野生资源在逐年减少,而实现人工种植,意味着能够很好地解决野生贝母资源的保护问题。”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扎西次仁说,“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我们编制了人工种苗繁育SOP(标准作业程序),接下来就是编制藏语版的。因为,技术最终是要交给老百姓的,预计6月底前能全部完成,步入推广期。”

       市场需求量供不应求  导致种群结构被破坏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野生贝母年年生长,怎么会因人为采集导致资源的紧缺呢?对此,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材研究专家表示:贝母如今已成为一种可以直接为当地百姓带来经济收入的重要药用植物资源,导致西藏贝母类药用植物野生资源长期经受着过度、无计划、无节制采挖的压力。而贝母生长周期长,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一般要4-5年时间。

       “人工种植贝母需要4-5年才会结籽,野生的年限则更长。”扎西次仁说,“而百姓是直接采集其鳞茎来获取收益。从种群结构来说,野生贝母合理的种群结构应该有老、中、青三代,但是在利益驱使下,将老、中两代的鳞茎采的差不多了,这样的种群结构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了自我恢复的能力。所以说人为过度采集导致部分区域的野生资源处于濒危状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贝母药用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其市场价值也在逐年增加。“现在每年国内市场对贝母的需求量在150吨左右,但是实际产量只有100吨左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11年的时候,一斤新鲜贝母的市场价在160元左右,但是现在已经涨到了230-300元。”

       保护野生母资源  人工繁育萌发率达92%

       野生贝母种子萌发率只有20%左右,甚至更低,意味着其产量本身就不高。因此,人工培育贝母最大的难点是种子萌发率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扎西次仁和他的团队在基地内建立了仿野生培育生境,从种子生理、种子萌发特性等最基础的研究开始。

       记者来到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藏药材种植基地种子实验室,看到人工培育成功的贝母种子在2-4℃的冷藏箱里已经发芽了。

       其实,在人工培育之前,科研人员还需要到野外去寻找野生贝母的种子带回基地,一遍一遍地进行试验。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出苗率、发芽率和保苗率三方面。“5年来,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它的萌发率。野生贝母的萌发率在20%左右,它的种胚是不成熟的,直接从硕果中掉入地里不能正常萌发,这牵扯到种子处理问题,人工培育时就需要通过人工措施帮助种子达到能够正常萌发的状态,过程非常繁琐,只能不断摸索,因为今年长得好并不意味着明年也会长得好,技术稳定性不够。”扎西次仁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仿野生生境的,虽然漫长,但是难关终于突破了。目前,人工种植萌发率已经达到了92%。一朵贝母花中可结150-170粒种子,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母资源的作用。”

       如何区分小百合和川贝

       在利益驱动下, 不少商贩会在销售的川贝中掺入小百合,它的外形与川贝极相似,让人难辨真假。这是因为贝母和百合是“近亲”,它们的鳞茎几乎长得一模一样,颜色更是一样,如果不是专业人员,几乎无法分辨。专家表示:川贝(贝母的干燥鳞茎)是圆锥形的,而小百合的鳞茎则相对来说比较细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