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用现代工艺、数字化加工等手段,助推藏医药产业创新,在藏医药医疗、养生保健、科研等方面积极探索,引领和促进藏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记者在青海省藏医院看到,生化培养箱、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现代化的药品检验设备摆放在制剂室里,这在藏医药史上从未有过。藏药炮制从“作坊”搬到了现代化的实验室,正向科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迈进。

       制剂室主任多杰才让介绍,目前,医院制剂室可生产12种藏药剂型共368种藏药品种,年产能力200吨。医院研发的糖浆、贴剂、药酒等藏药新产品很受欢迎。“像儿童用药三臣散,以前都是散剂,现在我们做成颗粒剂,服用简单,剂量便于控制,而且经过现代工艺提取、分离、超微粉碎,药性提高。”他说。

       在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工作人员桑毛措坐在电脑前,对藏医药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加工,她将手中古籍文献的内容逐字逐句录入国家藏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系统,经过仔细校对后上传到数据库。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先后组织100多人次,赴英国、美国、意大利、印度、尼泊尔等10多个国家和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搜集整理藏医药古籍文献1060种。目前已经实现数字化加工的古籍文献有600余种,其中不乏孤本和珍本。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卡着杰表示,这些古籍文献是藏医药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的重要依据,将对进一步提升中国藏医药科研水平和产业创新能力发挥重大作用。

       青海省中藏医药管理局局长端智介绍,“十二五”以来,青海省累计资助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3项,总投入经费9548万元,科技资助经费1543.5万元,已形成集原料生产、产品研究开发、人才培养、健康服务于一体的藏医药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