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苍苍天风,拌着悠悠静笛之音,挟着高亢,缱绻着藏戏男声清唱。远处,一人、十人、百人的脚步声慢慢传来,渐渐汇合成浑厚的轰鸣,气势汇成岁月的节奏,涤荡沧桑,扣响大地。从远古走来的脚步,诉说着一个民族的传奇……
这是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艺术团大型民族风情歌舞《雅鲁藏布情》的排练现场,演员们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动作,编导则不厌其烦地在旁边指导。
为适应全区文化、文艺体制改革的需要,早在年初,地委、行署就要求山南地区文艺工作单位大胆尝试、不断创新,要在文艺体制改革后使山南地区的文艺事业走在西藏自治区前列。山南地区艺术团积极酝酿创作具有极强的西藏民族特色、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节目,进军内地市场和国际市场,尝试走市场化道路。确定思路后,地区艺术团从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聘请了总编导,并成立了由2名作曲、8名舞蹈编导及舞美、道具师等近20人组成的强大创作组,召开十几次创作会,几易其稿,多次更名,直到现在暂定名为《雅鲁藏布情》。
歌舞由引子和一、二、三、四幕组成,主要以舞蹈形式表现雅砻风土人情,再现古代藏族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劳动场景。歌舞将在遥远传来脚步声中拉开序幕,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第一幕,眷恋的土地,主要反映这个古老民族的劳动和生活场景,有藏族姑娘在棒打羊毛、手捻毛线、编织氆氇、涮洗氆氇,也有藏族小伙手持棍杵在夯墙建房,一阵阵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和着一声声高亢的号子汇织成一幅质朴而浪漫的田园风光。第二幕,舞动的雅砻,主要反映藏民族的婚礼风俗,演员们以欢快的歌舞演绎了一对新人的婚礼全过程,其温馨吉祥的场面如诗如画。单增告诉记者,目前,引子和第一、二幕的编排已经基本完成,第三、四幕还在创作修改阶段,整台歌舞将历时一个半小时。他说,以前艺术团也创作过许多优秀的节目,但都是社会效益很好,经济效益不佳。这次大型歌舞,在创作思路、编舞、作曲、舞台设计及道具的使用上都是全新的探索,山南地区艺术团还从各县民间艺术团借用25名演员充实队伍,使演职人员达到了60多人,“我们有信心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政府引导下逐步走向内地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单增对他的团队充满信心。
近年来,山南地区艺术团每年演出200多场,其中为农牧区演出近60场。目前,全体演职人员正全力以赴投入到《雅鲁藏布情》的排练,为山南地区文艺体制改革作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