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28日召开的西藏文化局长会议上获悉,目前,西藏的文化娱乐场所已从2002年的910家发展到2596家,从业人员从2002年的几千人发展到18350人,文化市场日趋繁荣,文化经营品种、经营项目、上缴税额逐年递增。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说,近年来,大批社会资本和经营实体加入文化经营行列,使西藏的文化经营体系逐步完善、经营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已呈现出多门类、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齐头并进、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融合欧洲咖啡文化与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的拉萨“良木缘”咖啡屋里,幽雅舒适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在一家宾馆工作的次多说:“我喜欢这里的情调,工作之余到良木缘喝杯咖啡,听听音乐,身心能够得到很好的放松”。

据介绍,西藏现有各类文化旅行社、艺术广告装潢社、画廊、茶园、度假村、休闲林卡等3000余家,演艺市场初步形成,旅游度假村、文化大院、农家乐、藏家乐等发展迅速,旅游的文化含量逐年提高,涌现出如拉萨娘热乡民族风情园等一批龙头文化企业,新编创作出了《幸福在路上》《喜马拉雅》等大批商业性演出剧目,文化市场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记者在唐古拉风演艺中心看到,漂亮的藏式装修,高品质的音响效果,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和本地群众前来观看。来自上海的李女士一边观看表演一边说:“我们最喜欢的就是西藏这种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表演!”

尼玛次仁说:“大量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电脑灯光音像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和连锁经营的开展,西藏传统的朗玛厅、歌舞厅、网吧等文化经营实体获得了脱胎换骨的改造,文化市场逐步从过去的‘散、小、差’向着高层次、高档次、规模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