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玉树9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新入选项目6项,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3项。2006年,玉树卓舞已经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玉树州新入选的6个项目是:治多县康巴拉伊、玉树民歌、玉树赛马会、囊谦县黑陶烧制技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玉树藏族服饰;3个扩展项目是:弦子舞(玉树依舞)、锅庄舞(称多白龙沟卓舞和囊谦卓干玛)。



玉树赛马节上的跑马耍枪比赛

玉树赛马会,于每年的7月25日举办,为期一周。赛马节上上千顶帐逢组成的五彩缤纷的帐篷城、康巴藏族潇洒漂亮的民族传统服饰和驰名中外的玉树歌舞,构成了玉树赛马会的三大奇观。




玉树依舞表演现场

“依”是歌舞结合的形式,舞姿轻快活泼,生活气息浓郁,有歌必舞,有舞必歌。舞蹈动作和技巧来源于生产生活,涉及骑马、狩猎、赶羊、打场、挤奶、剪毛、打酥油等活动,富有典型的高原特色。玉树依舞形式活泼自由,不仅在喜庆节日中跳,还在日常休闲男女群众欢聚一起时舞蹈,对舞蹈者的人数、年龄、性别、服饰、场合无特殊要求,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称多县白龙村男人们准备在赛马节表演白龙卓

白龙卓舞,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藏族成年男子在祭祀、迎宾和寺庙宗教活动时表演的舞蹈。白龙卓舞存世约有30多种,以诗体的语言,通过唱和舞的形式,反映自然万物。白龙卓舞舞姿粗犷飘逸,曲调庄重饱满,蕴涵了藏民族对精神、信仰、价值的取向,地域特色鲜明,极具美学价值。目前,许多艺人相继去世,断层严重,文化空间越来越小,陷入消亡的境地,亟待抢救和保护。



囊谦县牧民农闲时随地跳起卓干玛

卓干玛,是较古老的“卓”舞的一个分支,流传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等地,最早是贵族家庭在宗教活动或节日中进行的表演。卓干玛主要以“颂歌”加“舞蹈”的形式表现,舞蹈的特点是舞者一律牵手进行足蹈,男女分班唱和,以牛角胡琴伴奏。这种“卓”从音乐到舞蹈以及演出服饰,均以古朴、典雅著称,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

玉树民歌主要有山歌、情歌、打卦情歌、嘛呢调、祝酒歌、打墙歌、收割打场歌以及婚礼曲、迎宾曲、挤奶曲等。不同种类的民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音域开阔,意境深邃,具有浓郁的藏族音乐特色。



玉树妇女服饰

玉树藏族传统服饰中,较多地应用了水纹、云纹、龙纹、孔雀羽纹和花草纹样,还有日、月、星辰、山的变形图案,简练生动,绘形绘色。这种艺术风格,主要源自藏民族早期的原始自然崇拜观念和信仰。玉树藏族男女美丽奢盛的服饰特点,反映了玉树藏人酷爱收藏珠宝,尤其锺爱家族中女孩子的浓重地方人文传统。


囊谦藏黑陶。囊谦地区烧制的藏黑陶,是以家庭传承方式世代延续的一种手工艺术品,现在惟一能操作全过程的制陶工匠只有扎旺一家。传统的藏黑陶工艺,将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安冲藏刀。采用古老的打制工艺,刀柄部分采用黄金、白银、紫铜、黄铜等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规整古朴,浑厚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