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节期间,35幅藏传佛教题材的木刻浮雕唐卡在拉萨市罗布林卡展出,这是唐卡艺术首次以木刻浮雕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木刻浮雕唐卡又称立体唐卡,据西藏文物总店负责人介绍,这种立体唐卡不仅融合了传统的藏汉佛教文化,还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藏汉工艺技法,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藏汉文化交流的创新性。在雪顿节期间展出这些精品,也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到这种文化。

  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文物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在旅游、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日喀则拉孜县的堆谐《飞弦踏春》从田间地头走上了央视春晚的大舞台,出访了澳大利亚等国家。

  根据山南地区琼结县久河乡卓舞打造的舞蹈《雅砻春潮》,连续参加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展演”、“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一系列活动。

  2007年的“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门选派昌都丁青热巴舞参加“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了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和“太阳神鸟金奖”。

  ……

  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过程中,这些利用现代舞台和艺术手段包装后走出去的民间歌舞,不但推进了西藏文化品牌建设,更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面启动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已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保护经费,专项用于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保护和传承。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成立了“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先后命名了五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两个“特色艺术之乡”,一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自治区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19个、“特色艺术之乡”2个。自治区和地区两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门机构逐步稳定。藏戏、《格萨尔王传》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2部古籍文献被列为国家珍贵古籍,“贝叶经”保护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藏医藏药、天文历算等传统文化瑰宝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开发,“拉萨雪顿节”等地方传统节庆得到恢复和创新,西藏的传统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与此同时,西藏全区各地市也在“文化遗产日”和特色文化艺术节期间,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交流活动。目前,西藏自治区通过各种途径,已经建立了林芝地区“尼洋阁”藏东南文化遗产博物馆、日喀则地区宗山博物馆、娘热民俗风情园等非物质文化宣传和展示场所。

  最新普查结果显示,西藏目前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等14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基本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所有资源种类。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6个,传统戏剧演出机构83个,传承人1177名。启动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的出版工作,已经出版《藏族建筑概论》、《西藏八大藏戏剧本》等书籍。另外,西藏结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建设工作,基本完成了“藏戏传统八大剧目”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并已经启动了西藏民间歌舞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和藏戏经典唱腔录制工作。初步建立了自治区、地(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为实施科学保护奠定了坚实基础。

  业余文艺演出队伍是西藏传统文化艺术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西藏全区共有18支县民间艺术团、近500支业余文艺演出队和藏戏队。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各类传承队伍已发展壮大到2万多人。西藏全区已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3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34名。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说:“虽然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历史悠久、积淀厚重、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督促着我们的保护、传承工作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

  文物的保护和发掘工作,不仅可以促进西藏旅游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古老而璀璨的西藏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从2001年至今年6月,西藏全区73个县启动了实地文物调查工作,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4283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3018处、复查文物点1265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目前,西藏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开展了“贝叶经”、重要历史文物的调查保护工作,目前已完成660部“贝叶经”的编目、整理和登录工作,已登记完成117件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的记录建档以及67件重要历史和革命文物的档案,同时,积极申报、组织实施了拉萨关帝庙、大唐天竺使出铭等重要历史和文物保护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