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图片来源:技艺中国)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宗教、医学、艺术、生活等领域;除此之外,它还涉及藏族的民间传说——这些内容和题材也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艺术色彩。

       唐卡是在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颖绘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些被视为珍宝的唐卡,不仅是精湛的艺术品,更是藏族文明的史诗,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瑰宝。

       当年,随着文成公主的入藏,当地的藏民也逐渐学会了蚕种、碾硙、纸墨等工艺,这些工艺的研习对当时盛行一时的唐卡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些珍贵的唐卡作品,在用料上都十分的考究,颜料上是全部采用金、银、珍珠、玛瑙、珊瑚、绿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贵的矿物宝石,和藏红花、大黄、蓝靛等珍稀植物为颜料,以示其神圣。更体现了唐卡的弥足珍贵。

       唐卡在绘画工艺中非常讲究色彩的用法,特别是红、黄、蓝、白等颜色表示的象征意义有一定的民族性。白色表示吉祥、纯洁、慈悲、和平;蓝色表示怒、严肃、凶恶但不失美感;红色象征权力;而黄色表示功德广大、知识渊博。

       这些画面精美,色彩鲜艳,风格多样的唐卡,在绘画的基础上,结合了藏民族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近年来随着西藏游的兴起,藏文化在许多地方成为一种流行元素。再加之唐卡在拍卖行业的走俏,所以唐卡不仅在国内,就是在国际市场也倍受关注。

       历经世代风雨,有些弥足珍贵的唐卡也在饱受自然的侵蚀,为了让这些传世唐卡能够更长远的见证历史,让更多的青年人去学习和了解唐卡的文化,一批对藏族文化有独到研究的学者、专家开始通过自身的努力去保护和恢复一些老的唐卡技艺。

       正是因为采用了珍稀的矿物质材料和植物材料,一些珍贵的唐卡虽历经数百年的岁月,仍然色泽艳丽。故而,唐卡又被称作藏族文化艺术的“百科全书”,其制作工艺必然也是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