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古籍整理资助项目成果《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全26)丛书最后三册(第24、25、26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至此,《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全26册)出版圆满。1.jpg

大型丛书《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是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英国国家图书馆合作编纂出版的大型八开研究性影印图录。本丛书通过黑白影印及学术定名的形式,公开出版1906年以来以斯坦因为主的英国探险队从中国甘肃省敦煌莫高窟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所获、现藏英国国家图书馆内的敦煌和西域藏文文献,每册均包含原始文献高清图版与中藏文对照目录,每张图版下方均由西北民族大学专家团队具体定名,内容涵盖佛教经典、社会文书、医疗文献等多个领域 ,为研究吐蕃历史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19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开始出版流失海外的敦煌文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于此背景下策划推出。丛书第一册于2011年起出版,每年陆续出版一至数册。2024年12月出版第21—23册,2025年5月出版第24—26册。至2025年,全套丛书(总26册)历经15年终于全部出齐。

第24、25、26册均于2025年5月出版。第24册包括英国图书馆原馆藏OIOC 架号(Shelfmark)TIB J VOL 112—116的文献,第25册包括英国图书馆原馆藏OIOC 架号(Shelfmark)TIB J VOL 117—119的文献,第26册包括英国图书馆原馆藏OIOC 架号(Shelfmark)TIB J VOL120—151的文献。此三册文献主要内容为佛教文献,也包括多种世俗文献。

敦煌藏文文献是已知的现存最古老的纸质藏文文献,其种类有佛教经典、历史著作、契约文书、政事文书、法律条文、占卜、传说故事、苯教仪轨、文学著作、翻译著作、书信等,涉及吐蕃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是其中内容最为丰富、价值最高的一批。其主要时代为8—11世纪西藏“前弘期”的古藏文社会历史和宗教写本文献,是学术界研究吐蕃历史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编者简介

主编才让教授,现任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文献研究基地主任。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理事、甘肃省藏学会副会长、《中国藏学》学术委员、《西藏研究》编委等。先后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出版《吐蕃史稿》《人天相接——敦煌藏文密教文献研究论集》《菩提遗珠——敦煌藏文佛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主持编纂大型图书集成《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35册)、主编《神圣与世俗——藏传佛教研究论集》《西北宗教研究论丛》等。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奖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扎西当知教授,文学博士、史学博士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现任西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敦煌古藏文文献与藏族历史文化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专著2部,译著1部,在《中国藏学》藏、汉版和《西藏大学学报》藏、汉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