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区东部山坡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量远古动物化石。经鉴定分析,这批化石来自于2500万年前的渐新世,比之前冰河世纪(大约200万年)的历史还要久远的多,说明早在几千万年前,甘南就是远古生物的栖息之地。
这次发现的动物化石,经过科研人员初步鉴定,包含史前犀牛、巨獠犀等2种犀牛,3种早期反刍类动物,史前巨猪和以鼠兔为代表的多种小型哺乳动物,如此丰富的化石组合在甘南地区属首次。其中巨獠犀是一种有着巨大的下门齿(獠牙)的大型犀牛。这种犀牛下颌骨前端宽扁,形态上有些接近今天的河马,而与今天的犀牛不同。巨猪是一种巨大的史前偶蹄目动物,这种动物头骨硕大,表明有瘤突,面目十分狰狞,并且可能会捕食其他动物。鼠兔是目前合作地区发现最丰富的化石,说明该地区曾经是鼠兔的天堂。
除了动物化石本身外,科研人员认为这次动物化石发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合作地区海拔大约2900米,高于甘肃临夏以及宁夏、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就出产过很多化石,包括第四纪冰河世纪的披毛犀和牦牛的化石。从史前动物群的角度来看,这次发现的动物群面貌和临夏、宁夏和内蒙古的动物群类似。相比之下,现在甘南由于海拔较高,生存的动物与其他几个区域差别较大。早在2500万年前,甘南地区的动物群面貌很可能只是在那个时候,甘南的海拔远远没有现在那么高,可能和宁夏、内蒙古近似,不到2000米。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青藏高原从2500万年前以来持续隆升,甘南的海拔也随之攀升,气候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当年生活在这里的犀牛,巨猪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新来的土拨鼠,狐狸成为了当地常见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