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将于2005年3月20日到6月20日对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并同时开展对珠穆朗玛峰重新测高的活动。

此次科学考察是继1959年、1966年和1975年国家三次组织人员对这一地区进行大型科考后的又一次重大科学考察活动。此次科考将主要通过对珠峰地区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地质与地球物理等方面的观测来研究珠峰地区在过去30年全球温室环境变化下的响应。

此外,国家测绘局将联合中国女子登山队员登上珠峰顶,用雷达的手段以及GPS定位方法重新对珠峰进行测高。

相关链接:30年来规模最大珠峰科考在即,8848.13米的最高峰记录可能改写

世界最高峰的皑皑白雪中能否找到人类活动污染环境的证据?神秘的冰川是在前进还是退缩?那些不畏风寒的植被究竟能在多少米的高山上生存?珠峰是在继续隆起还是不断垮塌,又是如何长成这样一个“大个子”的?这一切疑问都将在今年有进一步的答案。记者今天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号称地球“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将再次迎来一批特殊的朋友。3月到6月,中国科学家将开展珠穆朗玛峰地区大型综合科学考察。这是21世纪我国首次珠峰地区多学科综合科考,也是近3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指出,珠穆朗玛峰高海拔、高寒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独特,地质构造也相当复杂,有着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而在近几十年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珠峰地区的环境变化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之一。

课题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郑度院士告诉记者,此次科考活动将通过全面开展对珠峰地区大气物理及大气化学成分、冰川变化、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变化、地质等方面的观测研究,力求揭示近几十年全球变化在珠峰地区有哪些表现。

郑度说,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科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先后3次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地质、地理、测量、气象、水文、植物、动物、高山生理等专业的科学考察,其中1975年由中科院、国家测绘总局和国家体委联合组织的珠峰登山科考,由于我国也是世界第一位女性成功登顶和国家测绘局测定珠峰高程而广为人知,意义深远。通过一系列科学考察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科学资料,填补了许多空白,为阐述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演化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后30多年来,包括珠峰科考在内的我国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孙鸿烈院士说,此次科考将是对以往历次考察资料和成果的补充和升华,并以点带面,提升我国对珠峰乃至整个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水平。同时还具有科普宣传上的意义,可提升公众对环境变化与环境保护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中国科学院青藏研究所所长姚檀栋指出,现在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水平比以前有了大幅提高,今年的科考预计可以取得多项重大突破。科学家将首次在珠峰地区开展与温室效应相关的大气温室气体、气溶胶和雪冰的黑炭及有机污染物质(POPs)研究;首次对珠峰地区的冰川变化及冰川水文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寻找气候变暖的证据;探讨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对应关系。

姚檀栋透露,即将开始的珠峰科考从研究的设计、野外采样到实验室仪器分析,都是从垂直分布的变化规律入手的,通过开展全方位的样点-剖面-区域的对比调查与分析,首次得出珠峰地区典型生态系统对环境梯度的适应性特征,精确给出植被上限及相关生态环境特征,并进一步确定珠峰高度变化的历史。

目前,科考的前期准备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课题负责人之一,本次野外考察队队长,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康世昌研究员告诉记者,预计今年3月20日前后,所有科考队员将在拉萨集结,4月1日之前,仪器设备运抵珠峰大本营。科考队员的工作区域将会超过6500米,他们不能到达的区域,由登山队员协助完成,如采集岩石和雪冰样品等。如果天气条件许可,野外科考工作将于6月中旬完成。

另据介绍,在科考活动期间,中国女子登山队将再次冲顶珠峰。国家测绘局还将对珠峰高程进行精确测定。届时,最近以来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珠峰海拔高度问题将会有一个准确答案,也许8848.13米的记录将会由此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