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由成都宽巷子24号文化推广机构主办的“高屯子影像展”将于5月11日——23日再成都宽巷子24号院展览,此次影像展由两个主题展组成,分别为“见·闻·觉·知”摄影展和“夕格羌人的迁徙”纪录片展。
高屯子,中国著名摄影家、创意文化产业策划人、独立电影导演、成都高屯子文化机构艺术总监。1987年至1993年间,从事文学创作与编辑工作。其间有多篇文学作品和学术文章发表。2005年至今,主要从事摄影、纪录片创作、藏族羌族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策划、推广工作,是目前中国出版个人摄影作品集最多的摄影家。
相关链接:
见·闻·觉·知
两次大地震中的一组表情
高屯子
2008年6月中旬,我在汶川地震灾区分发了近7吨救灾药品,正筹划“羌绣帮扶计划”时,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电话,他说:“你在灾区一定拍了很多别人难得拍到的感人场面吧!”我放下电话,才猛然想起自己是一名摄影者,现在连一张有关灾区的图片都还没有拍!
回到成都拿上相机,我再一次走进了那片废墟。
2010年5月中旬,我在玉树地震灾区发送救灾物资,也是几天之后才意识到应拍点东西了!
大地震发生两个月之后,灾区仿佛一下静了下来,我独自面对大片残破空寂的废墟静静拍摄。也不后悔没有拍下那些亲眼目睹的感人瞬间了。
两次大地震废墟中所拍的图片,多用哈苏503CW相机,6X6黑白负片拍摄。从玉树归来,也是在一个静的午后,将冲印后的样片拿来随意翻阅,发现——
那些平日里神气活现的石龟、铜狗,在断壁残垣中伤心哭泣;
那些平时神采飞扬的金刚、天王,在瓦砾中惊恐呼喊;
那些妙相庄严的佛、菩萨、大成就者,在残破的废墟中一律悲天悯人的神情。
反复翻阅比对两次大地震废墟中拍摄的这组不同类别塑像的不同表情,甚是惊异。但又心想,这些造像的神情是否原本如此?也许因为相由心生?
在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当我应对或旁观快速纷繁的生活偶有静虑时,这组废墟中的表情总会不时浮现在我眼前。
2011年春天来临,几位朋友一起在几点春阳洒落的花影下再次聊到这组表情时,都觉得作以前那样的“心想”并无意义,
难道只有我们人类才有见、闻、觉、知?
难道眼下频繁发生的大地震、台风、海啸都仅是自然灾害?
难道我们每一个人的起心动念、所作所为跟这些大灾大难没有关联?
难道我们的心就不能有片刻的宁静,去思考我们五千年文化的核心——天人感应。
朋友们决定把两次大地震留下的这组表情图片,和我前两年在汶川拍摄的纪录片《夕格羌人的迁徙》合在一起, 在宽巷子24号办一个影像展,以作为汶川大地震三周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