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巴拉
生死来去,绷头傀儡,一线断时,落落垒垒。
轮回相续,混沌繁境,一沙毁时,平平静静。
日前,万玛舞蹈剧团(新浪微博)团作品《香巴拉》受邀参加国家大剧院[中国舞蹈十二天——名家名作]演出季,一经上演倍受媒体关注,观众好评。国家大剧院官网对此剧和导演进行专访,中国日报海外版也专版专题,湖南卫视预约专题制作,近期收到北京798艺术展,上海国际艺术节,德国及美国的演出邀请。
舞蹈与行为艺术的结合, 舞者现场绘制沙坛城并在舞动中毁灭。
万玛尖措和[香巴拉]的舞蹈演员们
关于“香巴拉”
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追寻一个终极的答案,因此而产生美丽的诱惑。平静被打破,失衡造就的快乐与痛苦相差一线,在轮回的空间中平衡着无以名状之重与不可承受之轻,得到又失去着,悲伤即快乐着,一种生命的动态就此发生,而勇于承认发生的一切是一种智慧,更是通向那个终极答案的唯一途径。
作品[香巴拉]的创作动机仅仅源于认识自己的单纯愿望,依附广博的民族文化,运用自己熟悉语言和方式表达,仅此。剧场之外,也许我们每个人只能被定义为现实的存在,而通过在剧场内观演双方对作品的共享和再创造,将意境衍生与时间之中,这一刻,便是香巴拉。
剧作名词解释
[香巴拉]西藏语译音,极乐世界,净土,理想之国,世外桃源之意。精神意境,非现实存在。
[天葬]西藏的传统丧葬礼,最高境界的布什,施舍,人死之后灵魂便离开躯体,进入新的轮回,而尸体做为灵魂的载体,在死亡之后,喂食生灵,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存在。天葬是一种彻底的施舍,目的绝非借鹰把灵魂带入天界,而是贯彻佛法慈悲,爱心,利众,施舍的观念。
[坛城]又名曼荼罗,是西藏文化宇宙观的集中体现,是表现宇宙真理的一种图绘。是大宇宙与人体或小区域,小宇宙相互对应的一种空间表达。坛城被毁,不作保留,这寓意佛教色既是空、万事皆空的理念,深邃的意向体现,永恒的美丽往往是瞬间的辉煌,万千繁华,不过一拘细沙。
编剧,导演自介
万玛尖措,七九年生于藏地,茁壮成长。九二年翻山抵京,学业十载。零三年初踏社会,众人为师。零八年成家立室,幸福美满。一零年重回母校,研究舞者人生,至毕业,无学位,却更加热爱学习。舞者自居,知足快乐,梦想不惑之时回归乡里,砍柴,种田,喂马,放牧,无限欢喜。
最近有件事挺震撼我的,就是关于中国好声音里面的吴莫愁,当她以极其“怪异”的方式演绎了一首歌曲之后,绝大部分人都崩溃了,尤其是刘欢,直接就说自己听不懂。让我震撼的是庾澄庆就此说了一段话,他说:“她(吴莫愁)的唱法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唱法,任何的歌都会被她摧毁,重点是摧毁以后可以重建,那至于重建成什么样子,见仁见智。”这话一出,我真是对哈林肃然起了敬,一个娱乐圈的人能有这样的视野和心胸和智慧,实在是可以让大陆的多少所谓专家学者汗颜,要不怎么说人家台湾有文化呢,一个娱乐圈的哈林直接秒杀了大陆的教授刘欢,高低立判,真是云泥之别。说这个题外话,是想说,我非常赞同哈林的观念,其实这观念一点不新鲜,古人早就曰过了,就是四个字:“不破不立”,可惜我们难得有人去认真看看书。
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舞蹈界或者更准确一点地说,中国民间舞界最近有些动作,让人颇感欣慰。首先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暑期档,国家大剧院在小剧场特别策划了名为“中国舞蹈十二天”的系列演出,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集中展示6台12场风格各异的中国舞蹈,形成集群化的整体效应,作为对中国舞蹈的一次多样化展示。是不是什么舞蹈“名家名作”什么的,对我来说完全是浮云,倒是其中的两台民间舞作品让人觉得有些不一样,觉得有些意思了。其中一台是丁伟的《云中漫步》,我是在现场看的,好坏姑且不论,能这样来做,而且是主流阵营中的最典型代表人物丁伟来做,只能说一句话,那就是真心地觉得,可喜可贺。首先看得出来,大家的确是对舞蹈界的现状烦了,也的确看得出来,大家都愿意放下身段来玩了。心态一变,可谓立竿见影,舞台上立刻就景象大不同了。万玛的《香巴拉》我没有去看,说句实话,心里其实是有些成见的,因为《狼魇》、因为《雪域英豪》这些作品让我对万玛的作品不报什么期望,内心会觉得:“应该就是那样吧。”所以,看,与不看变得很无所谓,所以就没有去。过了两日,却听去看了的朋友说起,说:“不错,值得一看。”,才又觉得有些后悔,又过了两日在一个官方场合遇见了万玛,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魏公村,一个江湖上的酒局,一别数年,这次又见,却觉得万玛兄有点让我刮目相看的意思了,这更让我有些好奇——现在的他会做什么样的作品。还好,今天万玛的《香巴拉》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沙龙舞台上演一场,有幸前去把这一课给补上了。
《香巴拉》看完之后,的确让我很吃惊,吃惊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自己——因为舞蹈学院和民族大学的同学们实在是太热情了,把个小小的沙龙舞台挤了个水泄不通,据主持人刘建讲,这可能是舞院和民院五十来第一次“大联欢”,两个中国舞蹈界最重要的学校,就隔了一条马路,却几十年老死不相往来,单就这事儿就值得说一晚上。对不起,我又跑题了,因为太挤了,因为孩子们太热情了,我这个患有严重人群密集恐惧症的老年人,其实是打算看两分钟就跑路的。让我吃惊的是,我居然一直没走,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的确,我看进去了。有些小屁孩说什么“前半部分太沉闷了”,我倒是没有觉得,我反而是觉得万玛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安静下来了,我觉得他的心静下来了。在那个官方场合遇见万玛的时候,我记得他说前些年他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感觉到很“愤怒”,所以这可能就是我一直不太喜欢那样的作品的原因,“愤怒”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有“愤怒”是有问题的,而且我不知道民族民间有那么多的美好和动人,为什么我们很多尤其是年轻的编导们只看得见,只感觉得到“愤怒”,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愤怒是最简单,最好表达的。就好像在现代舞中最简单最好表达的是“拧巴和痛苦”。而美好是难的,快乐是难的,难在你如何能不与别人雷同。第一个说姑娘像花儿一样的人是天才,后面再这么说的人就是拾人牙慧了,如何能说出一个新鲜的来,这就是世世代代艺术家们的追求。
《香巴拉》真的安静下来了,是因为编者的心安静了。我一直有边疆情结,这些年几乎所有的边疆我都去过了,行走在那些山山水水中,我自己真实的感受是,那些传说反而没有那么动人,动人的是一些极其偶然的片段,需要你安静下心来才听得见的。西藏我也去了不少地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绝对不可能在拉萨感受到真正的西藏,真正的西藏在那些你流浪的路上。一个晚归的人,一头牛,一片青稞在变换着颜色,河水无止境地流淌,转过山脚突然出现的雪山,这些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西藏,而那些背包客、小白领、旅行团所推崇倍至的景点、路线却都是些虚空的单薄的没有质感没有生命的东西。对于万玛来说,西藏对他更有一层不同,那是他的故乡,而故乡如何表达?故乡又在哪里?我想故乡只可能在眼神中,在心中。
《香巴拉》的演员们心还不够静,这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但在编舞和整体的结构和调度上,我觉得万玛已经接近“安静”了。在他们的舞蹈中,我看见了如Nalin Pan所拍的那版《色戒》(钟丽缇演的,不是汤唯演的)中纪录片式样的宁静的美。人们劳作着,人们生活着,人们繁衍着,人们生死着,静静的,静静的,大家甚至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生活着,像雪山一样,象河流一样,静静地,默默地。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西藏,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香巴拉”。最喜欢其中两段舞蹈,其一是一个舞者用铃铛来“软化”其他“僵硬”的舞者的舞段,还有一段是四个人的移动让我想起我在西藏的时候,常常在光秃秃的山岗上伴着夕阳看见一群飞鸟远去的感觉。还有一段舞蹈,看得出来是学习的皮娜鲍希的《穆勒咖啡屋》中的一段,反复反复再反复,佛教造像的运用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喜欢的是一上来演员们的抽搐式的发泄式的歇斯底里,这就是我所说的“还不够安静”,即便是要和后面对比,也应该还有别的方法吧。
《香巴拉》好像没有去说什么具体的事,又仿佛把所有的事都说了,这样的感觉很好,这就是放松之后出来的接近自由的感觉了。我看见的《香巴拉》说了这样几件事:生、死、生死之间的生活。这三者其实把人生都包括完全了,但是绝大部分的艺术家会更喜欢去表现“生”或者“死”,因为说白了这俩个是好表现的,是刺激的,也是“愤怒”的。但如果表现方式雷同或者表现得不够到位,往往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堆假大空。《香巴拉》我觉得有创新创意和高级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我看来,他放弃了去直接表现“生”与“死”,转而去表现“生死之间”,也就是表现生活本身,这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更高级的。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年龄增长的缘故,我越来越觉得生活本身更重要,重要到我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重要到我可以不在乎结果,我需要的是自己去感知去经历去享受,而不再是为了所谓的别人或者“名”、“利”那些表象。这事儿就像喝酒一样,以前是为喝酒而喝酒,现在在乎的是和谁喝,怎么喝得让自己开心;这事儿又好像爱情一样,以前只知道爱不爱,现在知道合适不合适可能更重要;艺术这事儿其实和喝酒恋爱是一样的,做给别人看,为了名利而做和为了自己而做,为了自己的内心想要说的话而做,完全是不同的。伴随着年龄和经验以及经历,我想关于这点,我们都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说《香巴拉》就是梦中的天堂的话,那么去往天堂的路一定是没有攻略和路书的,一定不是教科书或者旅行杂志上能标注出来的,那是你我心中的一条路,如何去,需要你闭了眼,遵从你的内心而去方可到达。我喜欢万玛这样淡淡的表达,胜过歇斯底里胜过撕心裂肺太多太多太多。
开个玩笑,说说万玛的名字,万玛,你最开始能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万马奔腾”,是很壮观,是很拉风,是很“愤怒”,但是借用一句网上的话来说,往往你会觉得“就好像一万匹草泥马在心头跑过”,什么感觉?其实是有点累的。换一个说法,作为一个导演,给你一万匹马,除了万马奔腾,你还能怎么用?可不可以就是在夕阳下,在水草丰美的牧场上,他们安静地吃着草,或站或卧,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难得的美吗?《香巴拉》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因为万玛放松了,所以他自由了,所有他开始玩了,“玩”是太重要的一件事,民间舞本来就是来源于“玩”,民间舞本来就是拿来玩的。更何况,我完全无法理解一个自己都不会“玩”,一个自己都不会生活的导演怎么可能,凭什么能编导出可以打动观众的作品。《香巴拉》玩了起来,于是他带给了我们极大地惊喜。
最喜欢的几个“玩”,第一是“风筝”,太好玩了。非常喜欢这个点,也非常喜欢这个形式,把你能想象得到的轻松、美好、梦想,以及电影画面式的东西都通过一个简单的形式全表达出来了,高级,牛掰!第二个是“大地上的唐卡”,很好很新颖,很有形式感仪式感。有一个建议,一开始那个铺唐卡的人不要消失掉,包括在那个骷髅羽毛舞的时候都不要消失掉,我觉得这样有这么一层意义,就是无论生死无论怎样,生活都会继续,播种依然会继续,可能这样的感觉会更好。那个开始的人就一直贯穿,贯穿到所有人都上来铺唐卡。第三个意象是最后的结束:小和尚,海螺,只剩下灵魂的人,还有空气中飞来的鱼。大爱,意象非常到位,淡淡的,轻描淡写地结束却比什么样的结果都好。这三个地方是我最喜欢的,我觉得这就是大家心态放松了玩出来了,这是智慧,比几千几万的装置强多了,好歹还是要让观众觉得我们是能够聪明的。
说一点点不足,可能是时间的问题,音乐和灯光的衔接有些问题。首先说音乐,选得都很好,音乐本身没有问题,是段落与段落之间我觉得还需要更讲究些,也可以再有设计感一些。灯光也是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过渡有些地方有些生硬,特别是从冷光源突然切换到暖光源的变化是否可以考虑一些别的方式,要不然在整个剧中很多时候会显得很突兀。另外就是演员,没有太多的问题,如果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觉得有些细节还要加强,这样会更完美。如果有时间的话作为导演的你除去舞蹈的排练之外其实还应该给演员说说“戏”,演员都是不错的演员,也很努力和认真,但是我觉得在有些局部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是可以在继续的打磨中提高的。
看完《香巴拉》,我很愉快,也有事就先走了,一贯不太喜欢参加所谓的演后交流,我往往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的学院式做法。应该是靠演出本身来传达所有的信息,而不是靠和观众的吧。我觉得《香巴拉》已经很准确地传达了所有的信息,所以我就懒得听专家们的吧了,于是就走了。走下沙龙舞台就是一片工地,于是我又想到开头庾澄庆说的那段话。其实,这段话对于中国民间舞,对于中国舞蹈来说同样适用,我们应该摧毁那些向中央报喜讯式样的民间舞,应该摧毁那些学院派程式化的民间舞,不是说他们不好,是他们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而且我们不去做不去跳也会有大批的人去做去跳,所以,虽然说我的户口本上写的我是汉族,但其实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相信我,只有成为“少数”,历史才有可能记住我们。所以,让我们玩点别的吧,摧毁之后,让我们到田野中去,到生活中去,放松一点,按自己的心意撒下些种子,待来年春风又起的时候,看看能长出些什么东东和西西了。
舞蹈与行为艺术的结合, 舞者现场绘制沙坛城并在舞动中毁灭。
万玛尖措和[香巴拉]的舞蹈演员们
关于“香巴拉”
我们穷尽一生的时间追寻一个终极的答案,因此而产生美丽的诱惑。平静被打破,失衡造就的快乐与痛苦相差一线,在轮回的空间中平衡着无以名状之重与不可承受之轻,得到又失去着,悲伤即快乐着,一种生命的动态就此发生,而勇于承认发生的一切是一种智慧,更是通向那个终极答案的唯一途径。
作品[香巴拉]的创作动机仅仅源于认识自己的单纯愿望,依附广博的民族文化,运用自己熟悉语言和方式表达,仅此。剧场之外,也许我们每个人只能被定义为现实的存在,而通过在剧场内观演双方对作品的共享和再创造,将意境衍生与时间之中,这一刻,便是香巴拉。
剧作名词解释
[香巴拉]西藏语译音,极乐世界,净土,理想之国,世外桃源之意。精神意境,非现实存在。
[天葬]西藏的传统丧葬礼,最高境界的布什,施舍,人死之后灵魂便离开躯体,进入新的轮回,而尸体做为灵魂的载体,在死亡之后,喂食生灵,以另一种生命形式存在。天葬是一种彻底的施舍,目的绝非借鹰把灵魂带入天界,而是贯彻佛法慈悲,爱心,利众,施舍的观念。
[坛城]又名曼荼罗,是西藏文化宇宙观的集中体现,是表现宇宙真理的一种图绘。是大宇宙与人体或小区域,小宇宙相互对应的一种空间表达。坛城被毁,不作保留,这寓意佛教色既是空、万事皆空的理念,深邃的意向体现,永恒的美丽往往是瞬间的辉煌,万千繁华,不过一拘细沙。
最近有件事挺震撼我的,就是关于中国好声音里面的吴莫愁,当她以极其“怪异”的方式演绎了一首歌曲之后,绝大部分人都崩溃了,尤其是刘欢,直接就说自己听不懂。让我震撼的是庾澄庆就此说了一段话,他说:“她(吴莫愁)的唱法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唱法,任何的歌都会被她摧毁,重点是摧毁以后可以重建,那至于重建成什么样子,见仁见智。”这话一出,我真是对哈林肃然起了敬,一个娱乐圈的人能有这样的视野和心胸和智慧,实在是可以让大陆的多少所谓专家学者汗颜,要不怎么说人家台湾有文化呢,一个娱乐圈的哈林直接秒杀了大陆的教授刘欢,高低立判,真是云泥之别。说这个题外话,是想说,我非常赞同哈林的观念,其实这观念一点不新鲜,古人早就曰过了,就是四个字:“不破不立”,可惜我们难得有人去认真看看书。
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舞蹈界或者更准确一点地说,中国民间舞界最近有些动作,让人颇感欣慰。首先是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暑期档,国家大剧院在小剧场特别策划了名为“中国舞蹈十二天”的系列演出,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集中展示6台12场风格各异的中国舞蹈,形成集群化的整体效应,作为对中国舞蹈的一次多样化展示。是不是什么舞蹈“名家名作”什么的,对我来说完全是浮云,倒是其中的两台民间舞作品让人觉得有些不一样,觉得有些意思了。其中一台是丁伟的《云中漫步》,我是在现场看的,好坏姑且不论,能这样来做,而且是主流阵营中的最典型代表人物丁伟来做,只能说一句话,那就是真心地觉得,可喜可贺。首先看得出来,大家的确是对舞蹈界的现状烦了,也的确看得出来,大家都愿意放下身段来玩了。心态一变,可谓立竿见影,舞台上立刻就景象大不同了。万玛的《香巴拉》我没有去看,说句实话,心里其实是有些成见的,因为《狼魇》、因为《雪域英豪》这些作品让我对万玛的作品不报什么期望,内心会觉得:“应该就是那样吧。”所以,看,与不看变得很无所谓,所以就没有去。过了两日,却听去看了的朋友说起,说:“不错,值得一看。”,才又觉得有些后悔,又过了两日在一个官方场合遇见了万玛,我最后一次见他是在魏公村,一个江湖上的酒局,一别数年,这次又见,却觉得万玛兄有点让我刮目相看的意思了,这更让我有些好奇——现在的他会做什么样的作品。还好,今天万玛的《香巴拉》在北京舞蹈学院的沙龙舞台上演一场,有幸前去把这一课给补上了。
《香巴拉》看完之后,的确让我很吃惊,吃惊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自己——因为舞蹈学院和民族大学的同学们实在是太热情了,把个小小的沙龙舞台挤了个水泄不通,据主持人刘建讲,这可能是舞院和民院五十来第一次“大联欢”,两个中国舞蹈界最重要的学校,就隔了一条马路,却几十年老死不相往来,单就这事儿就值得说一晚上。对不起,我又跑题了,因为太挤了,因为孩子们太热情了,我这个患有严重人群密集恐惧症的老年人,其实是打算看两分钟就跑路的。让我吃惊的是,我居然一直没走,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的确,我看进去了。有些小屁孩说什么“前半部分太沉闷了”,我倒是没有觉得,我反而是觉得万玛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安静下来了,我觉得他的心静下来了。在那个官方场合遇见万玛的时候,我记得他说前些年他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感觉到很“愤怒”,所以这可能就是我一直不太喜欢那样的作品的原因,“愤怒”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只有“愤怒”是有问题的,而且我不知道民族民间有那么多的美好和动人,为什么我们很多尤其是年轻的编导们只看得见,只感觉得到“愤怒”,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愤怒是最简单,最好表达的。就好像在现代舞中最简单最好表达的是“拧巴和痛苦”。而美好是难的,快乐是难的,难在你如何能不与别人雷同。第一个说姑娘像花儿一样的人是天才,后面再这么说的人就是拾人牙慧了,如何能说出一个新鲜的来,这就是世世代代艺术家们的追求。
《香巴拉》真的安静下来了,是因为编者的心安静了。我一直有边疆情结,这些年几乎所有的边疆我都去过了,行走在那些山山水水中,我自己真实的感受是,那些传说反而没有那么动人,动人的是一些极其偶然的片段,需要你安静下心来才听得见的。西藏我也去了不少地方,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你绝对不可能在拉萨感受到真正的西藏,真正的西藏在那些你流浪的路上。一个晚归的人,一头牛,一片青稞在变换着颜色,河水无止境地流淌,转过山脚突然出现的雪山,这些才是属于你自己的西藏,而那些背包客、小白领、旅行团所推崇倍至的景点、路线却都是些虚空的单薄的没有质感没有生命的东西。对于万玛来说,西藏对他更有一层不同,那是他的故乡,而故乡如何表达?故乡又在哪里?我想故乡只可能在眼神中,在心中。
《香巴拉》的演员们心还不够静,这可能有多种原因造成,但在编舞和整体的结构和调度上,我觉得万玛已经接近“安静”了。在他们的舞蹈中,我看见了如Nalin Pan所拍的那版《色戒》(钟丽缇演的,不是汤唯演的)中纪录片式样的宁静的美。人们劳作着,人们生活着,人们繁衍着,人们生死着,静静的,静静的,大家甚至很少说话,只是静静地静静地生活着,像雪山一样,象河流一样,静静地,默默地。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西藏,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香巴拉”。最喜欢其中两段舞蹈,其一是一个舞者用铃铛来“软化”其他“僵硬”的舞者的舞段,还有一段是四个人的移动让我想起我在西藏的时候,常常在光秃秃的山岗上伴着夕阳看见一群飞鸟远去的感觉。还有一段舞蹈,看得出来是学习的皮娜鲍希的《穆勒咖啡屋》中的一段,反复反复再反复,佛教造像的运用还是很有意思的。不喜欢的是一上来演员们的抽搐式的发泄式的歇斯底里,这就是我所说的“还不够安静”,即便是要和后面对比,也应该还有别的方法吧。
《香巴拉》好像没有去说什么具体的事,又仿佛把所有的事都说了,这样的感觉很好,这就是放松之后出来的接近自由的感觉了。我看见的《香巴拉》说了这样几件事:生、死、生死之间的生活。这三者其实把人生都包括完全了,但是绝大部分的艺术家会更喜欢去表现“生”或者“死”,因为说白了这俩个是好表现的,是刺激的,也是“愤怒”的。但如果表现方式雷同或者表现得不够到位,往往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堆假大空。《香巴拉》我觉得有创新创意和高级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在我看来,他放弃了去直接表现“生”与“死”,转而去表现“生死之间”,也就是表现生活本身,这是需要勇气的,这也是更高级的。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年龄增长的缘故,我越来越觉得生活本身更重要,重要到我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重要到我可以不在乎结果,我需要的是自己去感知去经历去享受,而不再是为了所谓的别人或者“名”、“利”那些表象。这事儿就像喝酒一样,以前是为喝酒而喝酒,现在在乎的是和谁喝,怎么喝得让自己开心;这事儿又好像爱情一样,以前只知道爱不爱,现在知道合适不合适可能更重要;艺术这事儿其实和喝酒恋爱是一样的,做给别人看,为了名利而做和为了自己而做,为了自己的内心想要说的话而做,完全是不同的。伴随着年龄和经验以及经历,我想关于这点,我们都应该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果说《香巴拉》就是梦中的天堂的话,那么去往天堂的路一定是没有攻略和路书的,一定不是教科书或者旅行杂志上能标注出来的,那是你我心中的一条路,如何去,需要你闭了眼,遵从你的内心而去方可到达。我喜欢万玛这样淡淡的表达,胜过歇斯底里胜过撕心裂肺太多太多太多。
开个玩笑,说说万玛的名字,万玛,你最开始能想到什么,一定会想到“万马奔腾”,是很壮观,是很拉风,是很“愤怒”,但是借用一句网上的话来说,往往你会觉得“就好像一万匹草泥马在心头跑过”,什么感觉?其实是有点累的。换一个说法,作为一个导演,给你一万匹马,除了万马奔腾,你还能怎么用?可不可以就是在夕阳下,在水草丰美的牧场上,他们安静地吃着草,或站或卧,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难得的美吗?《香巴拉》带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觉,因为万玛放松了,所以他自由了,所有他开始玩了,“玩”是太重要的一件事,民间舞本来就是来源于“玩”,民间舞本来就是拿来玩的。更何况,我完全无法理解一个自己都不会“玩”,一个自己都不会生活的导演怎么可能,凭什么能编导出可以打动观众的作品。《香巴拉》玩了起来,于是他带给了我们极大地惊喜。
最喜欢的几个“玩”,第一是“风筝”,太好玩了。非常喜欢这个点,也非常喜欢这个形式,把你能想象得到的轻松、美好、梦想,以及电影画面式的东西都通过一个简单的形式全表达出来了,高级,牛掰!第二个是“大地上的唐卡”,很好很新颖,很有形式感仪式感。有一个建议,一开始那个铺唐卡的人不要消失掉,包括在那个骷髅羽毛舞的时候都不要消失掉,我觉得这样有这么一层意义,就是无论生死无论怎样,生活都会继续,播种依然会继续,可能这样的感觉会更好。那个开始的人就一直贯穿,贯穿到所有人都上来铺唐卡。第三个意象是最后的结束:小和尚,海螺,只剩下灵魂的人,还有空气中飞来的鱼。大爱,意象非常到位,淡淡的,轻描淡写地结束却比什么样的结果都好。这三个地方是我最喜欢的,我觉得这就是大家心态放松了玩出来了,这是智慧,比几千几万的装置强多了,好歹还是要让观众觉得我们是能够聪明的。
说一点点不足,可能是时间的问题,音乐和灯光的衔接有些问题。首先说音乐,选得都很好,音乐本身没有问题,是段落与段落之间我觉得还需要更讲究些,也可以再有设计感一些。灯光也是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过渡有些地方有些生硬,特别是从冷光源突然切换到暖光源的变化是否可以考虑一些别的方式,要不然在整个剧中很多时候会显得很突兀。另外就是演员,没有太多的问题,如果一定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我觉得有些细节还要加强,这样会更完美。如果有时间的话作为导演的你除去舞蹈的排练之外其实还应该给演员说说“戏”,演员都是不错的演员,也很努力和认真,但是我觉得在有些局部他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这一点是可以在继续的打磨中提高的。
看完《香巴拉》,我很愉快,也有事就先走了,一贯不太喜欢参加所谓的演后交流,我往往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的学院式做法。应该是靠演出本身来传达所有的信息,而不是靠和观众的吧。我觉得《香巴拉》已经很准确地传达了所有的信息,所以我就懒得听专家们的吧了,于是就走了。走下沙龙舞台就是一片工地,于是我又想到开头庾澄庆说的那段话。其实,这段话对于中国民间舞,对于中国舞蹈来说同样适用,我们应该摧毁那些向中央报喜讯式样的民间舞,应该摧毁那些学院派程式化的民间舞,不是说他们不好,是他们已经完成历史使命了,而且我们不去做不去跳也会有大批的人去做去跳,所以,虽然说我的户口本上写的我是汉族,但其实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少数”民族,相信我,只有成为“少数”,历史才有可能记住我们。所以,让我们玩点别的吧,摧毁之后,让我们到田野中去,到生活中去,放松一点,按自己的心意撒下些种子,待来年春风又起的时候,看看能长出些什么东东和西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