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德林,一座早已废弃的院落,之所以叫院落,是因为它到底是寺院还是庄园,莫衷一是。多少年来悄无声息地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区,有人好奇它耐人寻味却又神秘莫测的故事,也有人好奇它经久不衰的墙坯。
废墟,是喜德林寺多年来留给大众的样子,多年来它与大院中的居民和谐共处,而废墟背后的历史也成为居民们代代相传的故事。
自确定喜德林寺要维修这件事以来,许多人都密切关注着文物部门的举动:什么时候开始维修,要维修成什么样子?
1月5日,在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与喜德林寺维修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方等根据维修设计方案,对喜德林寺的维修进行了技术交底。策门林社区居委会、喜德林大院负责人等也对维修后周围环境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当日下午3点半,相关各部门以及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深入喜德林寺二楼废墟乃至爬上居民楼,环废墟一周对喜德林寺周围墙壁进行了仔细查看。经过查看发现,原有屹立的北立面墙竟也向内倾斜,还有一层门廊处的壁画,虽然壁画样子依稀可见,但总的残损面也过半。
设计方陈先生介绍,这次喜德林寺维修的主体建筑是大殿,而大殿正好是整个喜德林寺受损最严重的部分,也是设计最难的部分,因为设计不仅是“修复原貌”,更是 详细到椽柱雕花与否,榫卯是否规则等。陈先生说,设计维修首先参照了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照片,还有现场勘察的喜德林寺遗迹,根据梁架榫卯的结合、地垄层 的布网、墙体的位置等推断出室内的布局,然后用三维模型设计大殿。设计思路也是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持原有的形状,包括以前的平 面布局、造型、艺术风格等;还有保持原有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以及工艺技术等。
最后,设计方提出,对于大殿现有墙体,残损严重危及建筑安全的,应采用拆除重建的方案,而对于部分出现裂缝的墙体,采用灌浆的方式修补。而仅存墙体壁画,由专业资质单位进行专项保护设计。
施工方除了对方案中的细节问题跟设计方现场进行一一沟通问询外,并未提出异议。施工方说道,出于是对寺庙的动土维修,他们会选一个“好日子”,然后尽早动工。维修后的喜德林寺,将以博物馆的形式向大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