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苑广场
天堂寺一角
天祝县天堂镇全景
葡萄熟了
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美景固然令人向往,而远在西北,却真有这样一个神秘的“天堂镇”。说起素有“天祝小江南”美誉的天堂镇,没有人不露出神往的痴迷。那里梵音阵阵,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位于祖国丝绸古道、西北雪域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天堂镇因千年古刹——天堂寺而得名,神奇瑰丽的风光、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让天堂镇成为雪域高原上一颗璀璨明珠。那里有着秀丽的天祝三峡风景、景色奇特的丹霞地貌、闻名于世的引大入秦渠首、巍峨的佛殿浮屠、神秘的“天龙”奇石、猎猎的雪域经幡。那里还是世界珍稀畜种天祝白牦牛的故乡。
地处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西南部、甘青两省交界、大通河北岸的天堂镇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全镇辖13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2800户10600人,是一个以藏族、土族为主的少数民族镇,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近年来,天堂镇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兴镇、特色产业富民、民族和谐共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支撑,以旅游产业开发为主导,积极打造以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文化、避暑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城镇,重点发展以红提葡萄种植、中药材种植、旱作农业推广、农田育苗、舍饲养殖为主的特色农牧产业,着力构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社会关系,全镇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团结进步的大好局面。
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神秘的“天龙”奇石、奇特的丹霞地貌,不但为这个北方小镇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同时也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天堂镇积极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把生态民俗旅游作为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力度,使之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2015年,全镇游客接待量突破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多万元。
天堂镇内著名的天堂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唐朝末期,在西北藏区负有盛名。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积极推动天堂寺恢复重建工作,努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关怀和广大信教群众的支持下,搬迁寺院规划区内的单位和住户,修建了围墙、山门,彻底解决了过去僧俗混住的问题,为寺院的进一步恢复重建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镇政府与天堂寺管委会先后筹资2亿多元,恢复重建了小布达拉、千佛殿、学经院、文殊殿、大经堂、玛尼康等主要佛殿建筑,修建了活佛囊僧舍和寺院广场、绕寺转经道等寺院基础设施。按照经济简便、适用易行的技防设施建设,寺院主要建筑物千佛殿、时轮殿、学经殿、文殊殿架设了红外线警报器,保证了寺院文物的安全。开发寺院空闲地修建商贸楼50套4000平方米,每年可为寺院增收20万元以上。
天堂镇坚持以规划为发展龙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进一步拓展旅游文化的外延与内涵。以天堂寺、天龙苑、朱岔峡、青海北山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为依托,精心打造藏传佛教文化、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民俗风情四大旅游品牌,形成了围绕该镇的“天祝县城—天堂寺”“天堂寺—吐鲁沟—兰州”“天堂寺—青海北山森林公园—西宁—青海湖”等精品线路。同时,以“天龙奇石”旅游资源为依托,投资1300余万元修建的天龙苑主题公园,不但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为天堂镇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提高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不断规范旅游服务,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游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近年来,天堂镇把乡村旅游作为全镇旅游发展的重点,整合农牧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综合治理等项目,修建了集住宿、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农家乐”43户,形成了“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娱在农家”的乡村旅游模式,加快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以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为契机,进行了太阳能安装、水改厕、巷道硬化及院内装饰,彻底改善农家院接待条件。通过动员兴办农家园,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吸引客源,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这几年的发展实绩来看,旅游产业确是一个“富民效应”和“社会效应”双赢的经济增长带,成为天堂镇经济发展新的亮点和新的产业支撑,起到了“小村庄联结大世界,小经营开拓大市场,小投入获取大回报”的效果,体现了农村一、二、三产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融合、城市与乡村相融合、发展与和谐相融合,成效明显,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