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青海地域特色的新型民族手工艺制品作为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如围巾、哈达、靴子、民族服饰等,都具有普遍性、群众性、投入少、收效快等特点,通过一代又一代手艺人的创新和融合,这些传统手工艺品焕发出勃勃新姿,不仅成为群众文化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还为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青海的文化之窗。青海尖扎县:民族服饰制作成为致富的“金钥匙”1.jpg

早就听说尖扎县乡村振兴产园区有个做民族服饰的非遗传承人,他制作的藏族传统服装,不仅深受尖扎县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还多次在各级民族手工艺美术展中折桂。

5月4日,记者走进位于尖扎县乡村振兴产业园的一家民族服饰店,琳琅满目、华丽富贵的藏族服饰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店主仁青多杰正在带着两个徒弟裁剪新设计的服装。简单说明采访来意后,仁青多杰将几条自己亲手制作的纯羊毛哈达献给记者,我们的交谈就此展开。今年48岁的仁青多杰是一名藏服手艺人,也是一家民族服饰工厂的负责人,他与民族服饰结缘的故事比大多数手艺人的经历更为曲折。青海尖扎县:民族服饰制作成为致富的“金钥匙”2.jpg

出生于青海尖扎措周乡,仁青多杰家庭条件一般,从小没有接受太多教育,待在家里养牛羊是他的谋生轨迹。随着年岁渐长,他意识到,光靠饲养牛羊养家糊口不是办法,必须要另寻出路。于是,他开始模仿别人做牛肉干、做被子,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技术,这些新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仁青多杰告诉记者,他们家的七百多只羊是他同藏服结缘的纽带。每次看到羊毛掉下来,挂在树枝上,他就想着用羊毛做些什么,想要学习制作民族服装的“种子”也就是在这些时刻在心里发了芽。青海尖扎县:民族服饰制作成为致富的“金钥匙”3.jpg

有想法就付诸行动,仁青多杰将目光正式锁定在藏族服饰的制作学习上。他开始从书籍和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查看藏族服饰的来源和制作产品所需的原料。他了解到藏族传统服饰来源于拉萨,2017年夏天便只身一人赶赴拉萨学习手艺。但由于形单影只,准备不足,几经辗转也没找到合适的技术,呆了三四个月后无功而返。

回到老家,仁青多杰想学习藏族服饰制作的渴望依旧强烈,便继续四处打听真正有技术的老手艺人。机缘巧合,在亲戚的介绍下,他联系到了一位制作民族服饰颇有声望的老师傅。2018年3月,他再次踏上学习之旅,带着五个人去拉萨学习手艺,一年学成归来,藏族服饰的制作手艺他已了然于心。青海尖扎县:民族服饰制作成为致富的“金钥匙”4.jpg

拉萨回来以后,仁青多杰多方筹集资金,立马开办了厂家,这其中从零到一的艰辛只有仁青多杰自己清楚。采访中,仁青多杰指着一些照片说:“这是我制作的第一批民族服装。你看,当时制作的服饰、围巾因为手艺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处理得不是很好,可群众穿上后还是那样高兴,他们的支持和认可给我了很大的信心。”“如今,随着对制作技艺的要求严格和不断精进,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仁青多杰面带微笑地告诉记者。

从创业之初到正式从事民族服装的制作经营,仁青多杰也在不断地学习、进步和创新。除了制作传统民族服饰,仁青多杰也开始逐渐探索靴子、围巾、哈达、民间手工艺品等其他新的产品领域。为进一步打响并保护自己的品牌,仁青多杰在听取了多方建议后,申请注册商标“囊萨”。他告诉记者,等商标注册下来后,以后每制作一件民族服装都会把它缝制在上面,相信“囊萨”会成为民族服饰类手工艺品中的出色品牌。青海尖扎县:民族服饰制作成为致富的“金钥匙”5.jpg

如今,仁青多杰制作的民族服饰已销往青海果洛、四川、海南、玉树等地,因其精湛的工艺,新颖的款式深受广大牧民群众和游客的喜爱。而他一手创办的传统服饰制作工厂也已经发展到40多名员工,主要员工是当地的残疾人。常住员工每个月的收入大概是3500元,残疾人员工每个月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员工更桑卓玛告诉记者,她今年56岁,从事民族服饰手工制作已经有8年的时间,她深知藏服制作手艺的来之不易,希望自己的孙女孙子也可以加入到学习和传承这项传统民族手艺的行列中来。青海尖扎县:民族服饰制作成为致富的“金钥匙”6.jpg

“到现在为止,曾经对于这门手艺的寻觅之旅依旧让我难忘,它改变了我们家的经济收入,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回想起之前的经历,仁青多杰仍旧感慨万千。

仁青多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了美好生活,色彩绚丽的民族服饰在他手里变成了致富的“金钥匙”,而仁青多杰这小小的民族服饰制作工厂,也已成为展示青海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