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转自Norlha网站


图片转自Norlha网站


图片转自Norlha网站


图片转自Norlha网站


图片转自Norlha网站

        据悉,Norlha的牦牛绒产品近日开始在成都销售,销售地址在成都市武侯祠横街图伯特·文化创意工作室。        
        2011年3月,来自美国的Marie,走进中国甘肃南部的一个藏族小村庄。晨雾正在退去,缓缓起伏的丘陵上,有着小小的黑色帐篷,牦牛和羊群在悠然吃草。
        在牧区有多年旅行经验的Marie,已经非常习惯这种经典美景,此时的她只想权且在这个仁多玛村歇脚。然而当她被友人带进一组传统的藏式木屋的那一刻,她还是脱口而出:“我的天,这竟然是真的!”在她的面前,有几十个藏族人正在大玻璃天窗下,井然有序地工作,他们正在用纯手工的方式和最上等的牦牛绒,一寸一寸地生产着含有藏族文化元素的高档围巾,而这些艺术珍品,很快将被送到爱马仕、路易威登、索尼娅在法国的店里,被来自全世界热爱奢侈品的人们订购!但最让Marie难忘的,是工人们抬起头对她的大方纯净的笑容,以及有尊严的工作状态。
        这个位于距甘南海拔3200米的小小工厂,就是Norlha(诺乐),它成立的初衷就是为当地村民提供放牧以外的生计选择,通过4年努力,它已经成为牧区可持续的替代经济的实践者。

        村民的朴实愿望
        仁多玛村在广袤的藏区实在不太显眼:200多户人家,1500个村民居住在离甘南合作市23公里的地方,海拔3200米的广阔草场上天然放养着6000多头牦牛。
        在外界人看来,一头牦牛能卖上几千块钱,那么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可以蓄养40头左右的牦牛,100头羊,那就是几十万块钱甚至上百万的财产,每个牧民都应该非常富裕!
        而事实上呢,牛羊对于牧民,就像房子对于城里人,牧民等于是赶着自己的全部财产在草原上走来走去,一旦碰到雪灾,很可能所有财产就打了水漂。
        而且牦牛和羊都需要在最好的年龄出售,才可以卖到合适的价钱,而这样一个普通家庭,每年只会卖几头合适年龄牦牛,和大约20头羊,换来一万三四的零花钱。
        这点钱,在购买青稞、一点蔬菜、孩子的学习费用、全家每人每年一套衣服之后,基本就没有剩余了。如果有人生重病,给孩子买点玩具或零食,或者孩子需要离家去上高中,生活就会相当紧张。
        藏区很多地方的牧民会用挖虫草或者在外打工来补贴家用,但是仁多玛村所在的草原,基本没有虫草资源,想挖只能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辛苦而危险;而由于没有其它专业培训,村民打工也只能选择赚钱最少的简单工种,而且离家很远,给家中抚幼、养老等方面带来很大困难。
        于是仁多玛村人产生了一个非常朴实的愿望,就是能够多和外界沟通,除了简单地出售牛羊外,能更好地利用牲畜资源,为村民带来多一些收入,而这个愿望有幸得到了合作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07年在合作市政府和村所属的佐盖多玛乡政府的悉心帮助和指导下,村里成立了畜牧流通援助协会,并且在合作市正式注册。
        协会建立了,那么可以做些什么,才能改变养牛羊——卖牛羊——继续养牛这种只能带来很少消费现金的模式呢?
        仁多玛人把目光再次投向了陪伴他们度过了无数严冬的牦牛。

        牦牛是藏族人的宝贝
        阿卡(藏语:大叔)东周坐在山坡上,一面看着他的三十几头牦牛,一面满含爱意地说:“牦牛对于我们传统的藏族人来说,可是不能缺少的啊!我们吃的酥油、曲拉(一种藏式奶酪)、织帐篷用的毛、都是它给的,拉东西更是好帮手!它就是家里人一样。”
        几千年来,牦牛陪伴着藏族人度过漫长的冰雪严冬;数百年来,牦牛篷车行驶在莽莽高原上,沿着丝绸之路,运送东西方的商品。
        在一般动物无法生存的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作为藏族人伙伴的牦牛可以在零下30度安然地生活,这是因为在它粗糙的黑色牛毛下面,有一层极为珍贵的、浓密而柔软的绒毛,当地牧民把它亲切地叫做Khullu。牦牛会在春天自然脱下第一层Khullu,每头牦牛只能产及少量的Khullu,而最上等的Khullu产自2岁大的牦牛,更为珍稀。
        以前曾经有人从仁多玛收过Khullu去做牦牛绒衫,收购价钱压得很低,而牦牛绒又只能用手轻轻采集,非常耗时,牧民们都不愿意做。
        仁多玛村人想,那为什么不自己收绒,自己做纺织品呢?牦牛绒不采集就会脱落,做牦牛绒的产品不会造成大规模蓄养和屠杀牦牛;收绒可以给牧民一个公道的价格,又可以增加本村人的就业!而且牦牛绒产品相对羊绒产品,非常稀缺,市场的认可度很高。
于是一个工厂的雏形逐渐出现了。

        超乎寻常的耐心
        很快,仁多玛村人决定就在村子里,尝试做一个小小的工厂Norlha,用在当地收集的最好的Khullu,来做美丽柔软的手工围巾。Norlha这个名字从藏文中来,意思就是“牦牛是珍宝”。
        不会织围巾,开始学;没有厂房,自己建。不少村民不敢相信,用自己织粗糙帐篷的手能织出细软的围巾,也不相信传统的藏族人会建结实的木头房子。但是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村民们一点一点向来自柬埔寨、尼泊尔的高级技师学习选绒、纺线、梳线、织面料、结穗等工艺,一点一点向汉族师傅学习亲手建好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厂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信心也一点一点增强了:原来我们也可以学会放牧以外的事情!
        而这个培训过程,从2007年到2008年,花了整整一年!没有责备,只有无限的温暖和耐心。在现实的商业社会中,我们看到太多“快”:快点赚钱,快点扩大,快点上市……而有多少人是在“快”中真正得到成长和宝贵的情感体验呢?但也许有时候,越慢,就越快。
        而事实证明,看似很慢的培训过程,为Norlha诺乐产品质量和后来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特别坚实的基础。

        奇怪的招工标准
        Norlha的工厂建起来了,有纺织间,有后期间,有洗染房,有仓库,有办公室,谁会是这里的主人呢?
        招工在村子里开始了,居然是先招“老弱病残”的村民!真奇怪啊!城里不都是要年轻力壮又聪明的吗?于是阿卡东周等一批老人、家里用不上的弱劳力、残疾的员工以及家庭困难的村民进来了。2008年第一批三十多个员工在新建好的厂房门口呵呵笑着合影留念,3年后的今天,他们一个都没有流失,而且身边又多了很多乡亲。
        如今Norlha诺乐总共有了110名员工,其中72名是妇女。耐人寻味的是,Norlha从来不开除员工,如果一个员工不适合染色的岗位,那就尝试让他/她到其它岗位去试试,直到他/她找到自己喜欢又适合的为止。如果员工家里有事需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那么他/她的工作还会一直保留到他/她回来。
        很多人问,手工纺织多慢呵,平均一个人3、4天才能织就一条围巾!但是如果都换成大机器生产,就不需要那么多村民就业,违背了建厂的初衷,而且丧失了手工定制的魅力,所以直到今天Norlha都在坚持手工生产。
        这样的耐心、奇怪的招工标准和培训机制,都是起源于Norlha建立的初衷:人,为村里人提供就业机会,为村里人可持续的幸福着想。

        传达幸福的美丽珍品
        就这样,每年大约9000条美丽的纯手工的牦牛绒围巾,开始在仁多玛村人手中诞生。
        从一开始的单一花色到后来每年出品的春夏和秋冬两个系列,从开始对市场的茫然到为路易威登、爱马仕、索尼娅手工定制,Norlha对人的尊重和前期的扎实培训很快体现出优势,产品不但拥有欧洲的稳定客户,在国内也开始被更多喜爱手工定制的人们认可。
        而这一条条围巾在精细的工艺,优雅的色泽,和温软轻薄的质感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向人们传达这背后的故事。这个偏僻村庄的村民希望能和都市里的人们,一起分享他们简单而纯净的幸福感,在自己家乡稳定工作的尊严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Norlha的围巾,在更多的时候,其实已经成为一座帮助沟通情感,让幸福能量流通的桥梁。

        Norlha的未来……
        Norlha的人们在转动着纺车的同时,其实还有一些其它愿望:继续招收当地的村民就业;生产些围巾以外的有趣和高品质产品,比如小熊玩偶、牦牛玩偶、手套等编织品、毛毡帽子、柔软的地毯等;能有一个工人们劳累一天后可以洗浴的地方;妇女职工照顾不过来的孩子可以享受到托儿服务……
        Norlha也在不断地尝试在当地的环保工作,使用昂贵但是低污染的进口染料,每年宣传垃圾收集,制作了特别的垃圾箱,每年带职工在当地种树,并且希望开展更多环保活动保护当地草场和水土。
        Marie离开村子的时候,雨过天晴的草原上,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Norlha和仁多玛村人,正在用单纯而朴实的幸福感,在每一个当下,实现着可持续的彩虹。

        Norlha诺乐网站:https://eng.norlha.fr/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