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仲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高原特色菌种种植基地大棚内,土壤中的羊肚菌菌种正贪婪地汲取着养分,静待发芽生长。
银宝在大棚内半蹲着,一边察看营养包放置情况,一边用铁锹将泥土堆在塑料薄膜两端压实,保证土壤周边温度恒定。按照生长规律,再过几天,白色的菇蕊将冒头出现,黝黑的土地上将撒满“星星”。
6月10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高原特色菌种种植基地大棚内,当地牧民银宝正半蹲着察看羊肚菌营养包的放置情况。李宁摄
银宝是江日堂乡更达村村民,从小在班玛县长大的他对羊肚菌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每到夏季,野生的羊肚菌在县域内的玛可河林场频频“出没”,牧民时不时会摘取一些卖钱;陌生是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售卖每斤价格上百元的羊肚菌竟能在土地里种植。“土里面也能种出‘金子’?”银宝心里满是疑问。
班玛县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年降水天数超过170天,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小、土壤微量元素含量高,是羊肚菌的天然培育场。
“上海援青干部想为当地引入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经过调研,喜凉的羊肚菌进入视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辉介绍,上海农科专家先后多次来到班玛县,研究人工规模化种植羊肚菌的可行性,最早一批羊肚菌在2020年6月中旬顺利出菇。
改造蔬菜温棚为菌种凉棚、布设双层遮阳网减少紫外线、铺设双层薄膜控制温度……经过两年试种,大棚内羊肚菌出菇率达20%-30%,每亩地产量约400斤,“羊肚菌鲜品价格稳定在每斤150元左右,制成的干品价格更是达到每斤600元,是目前人工栽培价格最高的食用菌类。”陈辉说,相较于其他地区每年2至3月羊肚菌成熟,7月“反季节”收获的羊肚菌正好补充市场空缺,卖上一个好价钱。
羊肚菌试种培育成功后,上海援青指挥部投资1200万元,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造血式”帮扶,推进乡村振兴。“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得到15余亩土地,在土地平坦处修建了42座菌菇大棚及设施,用于羊肚菌的培育、加工。”银宝告诉记者。
图为2020年7月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采青滩拍摄的试种成功的羊肚菌。(受访者供图)
“一年下来,羊肚菌种植收入在50万元左右,除了每年向土地所属村落的26户村民提供30万元分红外,基地还为周边村落提供10余个劳动岗位,负责羊肚菌种植收获工作。”种植基地负责人刘辉说,“招工告示张贴出来的第一天,银宝就报名了。”
从牧民到羊肚菌培育工人,银宝现在一天的打工收入有200元,每年大约可以干半年时间。加上在基地打零工的妻子和儿子,仅靠种植羊肚菌,银宝一家年收入能达四五万元。
再过三周,一簇簇新鲜的羊肚菌将破土而出,运往全国各地。而银宝有关羊肚菌“土生金”的疑问也会在一架架装载羊肚菌的飞机起落间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