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chatIMG272.jpg       一、青藏地域民族建筑是中华本土建筑体系的特色构成

       在亚洲的中部,喜马拉雅山脉自东南的缅甸北部向西北的克什米尔,绵延2000多公里,犹如一只巨大的手掌,载托着一片辽阔雄峻的高原,呵护着从高原到太平洋的富饶沃野。它既是东亚大陆与印度板块之间天然的地理气候屏障,也是滋润亚洲东部文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养料。这片高原就是位于中国西部的广袤的青藏高原,也是目前我们所知孕育人类文明和人类人居环境的地理极限。

 WechatIMG273.jpg      青藏地域民族建筑是中华本土建筑体系中,山地建筑的杰出代表、石构建筑的特色构成。更是长期以来,繁衍生息于青藏高原的藏、羌等民族生存智慧的结晶,发展实践的创造。位于青藏高原的藏、羌等民族,以山地为蓝本,以石木为材料,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深邃的天人思想和生态智慧,创造出具有纵向雕塑美感,特有自然神韵、博大精深、独树一旗的本土建筑文化体系。与东部广袤平原、农耕文化背景下,具有张弛之美、讲究厚重伦理、富含审美意蕴的本土建筑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建筑文化体系的同源性、丰富性、多样性的时空篇章。 

WechatIMG269.jpg       二、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研究的历史进程回顾

       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以梁思成、刘敦桢等一批建筑学泰斗为代表的几代建筑学者,就一直在关注着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的历史文化和遗产保护。抗战时期,由于营造学社西迁至四川宜宾的李庄,更多的本土建筑学者终于有机会在空间距离上拉近与青藏高原的距离,在学术视野上,以川西地区作为跳板,发现并探索青藏高原地域建筑的精华,开创了中国本土建筑学者研究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的先河。直到今天,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学府机构依然传承着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研究的精神与传统。 

WechatIMG274.jpg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西部广大涉藏地区逐步迈入新社会的发展征程,一批批具有世界级文化遗产价值的青藏地域民族建筑,逐步被纳入国家各级文物保护序列,甚至进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国家文物局、各高校建筑学院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一批批青藏本土的建筑学者,随着这项文化遗产事业的需要,逐渐成长起来。原西藏自治区设计院古建所所长木雅·确吉坚赞先生,就是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青藏本土建筑学者的优秀代表,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培养的第一批青藏本土建筑学者的优秀代表。布达拉宫、大小昭寺等世界级的青藏建筑文化遗产,也留下了东南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筑学院师生勘测考察的身影。 

WechatIMG275.jpg       青藏地区本土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复兴,是社会内在需要与发展的重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青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历史建筑亟待保护和修复。对青藏本土地域民族建筑的研究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与青海明轮藏建,逐渐在青藏地域民族建筑学科研究中崭露头角。2006年,明轮藏建作为青藏地区第一家民营科研机构注册成立,并逐步规划、稳步推进青藏本土地域民族建筑的调查与研究。2013年明轮藏建成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在组织机制上,明轮藏建推动的青藏本土建筑研究逐渐融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事业体系。2015年,以明轮藏建为依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宣告成立,为青藏地域民族建筑事业提供了第一个国家级社会组织平台。截至2020年,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藏建专委会和明轮藏建,已承接并完成了国家部委的多项课题,累计举办四次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研究学术年会,学术成果丰硕。同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 兰州交大等多所高校的建筑学院,以及众多的建筑学者,也逐渐形成了致力于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研究的主要力量。 

WechatIMG276.jpg       第七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涉藏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加强藏区工科人才培养的明确要求。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两级党委政府相关领导的关怀下,拉萨市设计院与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明轮藏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成立了拉萨市设计院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中心,共同推进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的研究。 

WechatIMG277.jpg       三、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科研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青藏地域民族建筑学科研究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生态的视野看,伴随着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国家生态战略的实施,绿色建筑和人居环境的生态问题,逐渐成为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研究中极具特色、潜力、价值的研究方向。 

从文化的视野看,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背景,实质上是对费孝通先生民族理论深入的社会实践、理论完善的过程。共同体意识实质在形而上的认知层面应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进一步的研究完善过程,从实践层面上看,应该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观念深入人心的培养过程。中华本土建筑文化体系视野下的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研究和城乡建设发展实践,不仅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建设任务,也是一项关键的理念培育载体。 

       从发展的视野看,下一阶段,涉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离不开青藏地域民族建筑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设计、人居生态、建设运营等诸多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

       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以及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研究需要在藏学与建筑学之间建立跨学科的研究视野等诸多原因,青藏高原极地建筑的研究,仍然面临困难和阻力。近几年来,各大建筑院校及企业科研机构对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也没有形成战略视野的规划和实施。以建筑学院校老八院、各地民族大学为代表的学术界,曾以不同的学科视野,多次聚焦藏族建筑研究领域,但由于本土高级建筑人才缺乏,内地高水平建筑人才无法阅读藏文建筑古籍,以及在藏地进行田野调查的困难等诸多原因,系统性、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不多。 

WechatIMG281.jpg       四、国家战略视角下的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研究

       本土性和在地性是做好青藏本土地域民族建筑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基础。而在逐步解决中国本土建筑主体部分(内地)的基础上,逐步拓展推进中国西部地域民族建筑的研究,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建筑学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坚信这一点。这也是青藏本土藏族建筑学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与担当。 

       在中国即将进入探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开展对青藏高原的地理气候、自然生态、特色文化、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全要素的系统科学研究和发展保护实践,是中国西部青藏高原地区推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青藏高原极地人居环境研究是立足于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研究,是面向逐步新兴的青藏高原学科、服务青藏地区发展的重要学科研究方向,也是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地域文化、社会发展、战略安全等诸多问题的交汇点,更是青藏高原多学科研究的立足点和起点。 

       我们应学习和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极地人居环境的科研成果,以过去十几年来,对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学科规划、实践成果为基础,立足解决遗产保护、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事业的具体问题,利用未来两个五年时间,逐步辐射青藏地区,推动和夯实中国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学科研究体系和学科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本土建筑文化体系做出贡献,为青藏高原区域城市建设、乡村振兴、遗产保护、人居生态等事业提供理论依据、智力支持;逐步培养出能够扎根高原,服务藏区的科研设计人才队伍。我们应以青藏高原人居环境学科为导向,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科研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这应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青藏地域民族建筑与人居环境研究的核心方向。 

WechatIMG278.jpg       五、青藏地域民族建筑研究未来展望

       汉藏文化融合的过程在历史上从未停止过,而今天,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援藏政策的出台实施,更需要藏区本土知识力量的主动求援请教。我们实实在在的需要把青藏高原本土民族建筑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的蓝图中,把近百年来逐步形成的青藏高原地域民族建筑研究事业,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人与自然是青藏高原系统的两大要素,保护与发展是该地区社会生活的两大重要课题,国家战略是该地区所面临的顶层环境。就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而言,以青藏高原人与社会为研究重点,以人与社会重要载体的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十分重要且前路漫漫,仍需要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们将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唤醒民族记忆,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滋养并推动民族精神的进步,建设与时俱进、充满动力和活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WechatIMG279.jpg马扎·索南周扎(左一)

       作者简介

       马扎·索南周扎,藏族,青海玉树人,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秘书长、藏式建筑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拉萨市设计院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中心主任、西藏传统建筑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青海民族大学青藏极地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座教授。在藏建学科研究方面,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的“藏族建筑古籍及历史图档整理研究”被列入国家民委“十四五”少数民族古籍整理规划;“藏族传统建筑营造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17年,率中国民族建筑专家代表团赴德国包豪斯建筑学院、柏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等地进行访问交流,并在维也纳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藏族建筑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