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佛法的正确方式有两方面:

  一、正确的态度;

  二、正确的行为。

     正确的态度,是将菩提心(证悟之心)的广大态度,与密咒乘广大的善巧方便结合。

  (一)菩提心的广大态度

   自无始以来,在这无边无际的轮回苦海中,没有任何有情众生不曾是我们的父亲或母亲。当他们作为我们的双亲时,唯一的心念就是尽可能地以最大的慈爱来抚育我们,用爱来保护我们,也将最好的衣食给予我们。

  所有这些曾经对我们如此慈爱的有情众生,都想要获得快乐,却不知道如何实践能为他们带来快乐的十善行。他们都不想要受苦,却都不知道如何放弃造成一切痛苦根源的十恶行。因此,他们内心深处的愿望与实际的作为相互矛盾。这些可怜的有情众生,既失落又迷惑,恰如被弃于荒原上的盲人一般!

  告诉你自己:“为了他们的福祉,我要听闻这深奥的佛法,并且付诸修行。我要带领这些在六道轮回中受尽煎熬、曾为我双亲的众生,成就遍知佛果的境界,让他们从六道中一切业的现象、习性与痛苦中解脱。”每次你听法或修持时,有这样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每当你做善行时,无论何时,不管重不重要,以三殊胜法来加强它是不可缺少的。在开始之前,以生起菩提心作为善巧方便,确保这个善行成为未来善的根源。在行善当下,避免牵扯任何概念心,免得福德被他缘所摧毁。而在结束时,好好地回向福德,才能确保福德日益增长。听闻佛法的方式非常重要,而闻法时的发心更为重要。

  如何分辨善恶行?

  非其大小或外相,

  乃其善恶之发心。

  不论听闻过多少教法,如果你只是基于世俗的发心,例如贪图声名、成就等,这就不是真正佛法之道。因此,最重要的是,首先往内改变你的发心。如果你能修正自己的态度,善巧方便就会贯穿你的善行,你就步上了圣者之道;否则,虽然你可能自以为在研修佛法,但充其量只是表面上相似而已。因此,当你聆听教法或修行时,不论是修持本尊、做大礼拜或绕行、持咒,即便只是念诵一句「嘛呢咒」,都必定要生起菩提心。

 

  (二)广大的善巧方便——密咒乘的态度

  密咒乘的《三理趣灯》(Torch of the Three Methods)中如此说道:

  具有相同的目标,却免于一切迷惑,

  具有丰富的法门,且毫无艰辛困难。

  它是给利根者所修的, 密咒乘是至高无上的。

  修习密咒乘可以由多处入门,它包含了许多积聚福德与智慧的法门,与各种甚深善巧的方法,能让我们不需要经历偌大艰辛困苦的过程,便能将内在的潜能显现出来。而我们愿力的指向,就是这种种法门的基础:

  一切法皆因缘,

  尽依行者愿力。

  切勿将传授佛法之处、传授佛法的导师与教法内容等,视为平凡或不净的。当你听法时,应将这“五种圆满”清楚地记在心中:

    圆满的“处所”是究竟虚空的堡垒,称为“奥明净土”(Akanistha,意为“不可超越的”)。圆满的“上师”是普贤王如来(Samantabhadra),即法身。圆满之“众”包含男、女众菩萨,以及胜者密意传承、持明表示传承的诸本尊。

  或者,你可以观想传法之处就是殊胜的铜色山莲花光宫殿;传法的上师即是乌底雅那(Oddiyāna)的莲花生大士,而听法者的我们就是八大持明、西藏二十五弟子、勇父与空行母。

  或者,你也可以想像此圆满的处所为东方现喜(Manifest Joy)佛土;圆满上师为报身金刚萨埵,正在此处为金刚部众圣与男、女菩萨众说法。

  同样地,你也可以观想此圆满的处所为西方极乐佛土;圆满上师为阿弥陀佛,为圆满的莲花部男、女菩萨众与众本尊说法。

  不论是那一种情境,圆满的“教法”即为大乘之法,而圆满的“时间”为永不停息的永恒之轮。

  这些观想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而非暂时地虚构一些不真实存在的东西。

  上师体现了三世诸佛的本质。他结合三宝于一:他的“身”即是僧,“语”即是法,“意”即是佛。他结合三根本于一:他的“身”是上师,“语”是本尊,“意”是空行母。他结合三身为一:他的“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他是过去诸佛的体现,未来诸佛的根源,也是现在诸佛的代表。我们这般堕落,就连贤劫千佛都不能帮助我们,而他却接受我们做为弟子,因此,他的悲心与恩惠超越诸佛。

  上师即佛,

  上师即法,

  上师亦即僧。

  上师成就一切,

  上师即尊胜的金刚总持。

  作为听法之众的我们,以自身的佛性为基础,以珍贵的人生为依止,以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以及追随上师指示的方法,而成为未来佛。如同《喜金刚密续》(Hevajra Tantra)中所说:

  众生皆是佛,

  却为染污蔽。

  染污若净化,

  佛果即现前。

  (二)广大的善巧方便——密咒乘的态度

  密咒乘的《三理趣灯》(Torch of the Three Methods)中如此说道:

  具有相同的目标,却免于一切迷惑,

  具有丰富的法门,且毫无艰辛困难。

  它是给利根者所修的, 密咒乘是至高无上的。

  修习密咒乘可以由多处入门,它包含了许多积聚福德与智慧的法门,与各种甚深善巧的方法,能让我们不需要经历偌大艰辛困苦的过程,便能将内在的潜能显现出来。而我们愿力的指向,就是这种种法门的基础:

  一切法皆因缘,

  尽依行者愿力。

  切勿将传授佛法之处、传授佛法的导师与教法内容等,视为平凡或不净的。当你听法时,应将这“五种圆满”清楚地记在心中:

    圆满的“处所”是究竟虚空的堡垒,称为“奥明净土”(Akanistha,意为“不可超越的”)。圆满的“上师”是普贤王如来(Samantabhadra),即法身。圆满之“众”包含男、女众菩萨,以及胜者密意传承、持明表示传承的诸本尊。

  或者,你可以观想传法之处就是殊胜的铜色山莲花光宫殿;传法的上师即是乌底雅那(Oddiyāna)的莲花生大士,而听法者的我们就是八大持明、西藏二十五弟子、勇父与空行母。

  或者,你也可以想像此圆满的处所为东方现喜(Manifest Joy)佛土;圆满上师为报身金刚萨埵,正在此处为金刚部众圣与男、女菩萨众说法。

  同样地,你也可以观想此圆满的处所为西方极乐佛土;圆满上师为阿弥陀佛,为圆满的莲花部男、女菩萨众与众本尊说法。

  不论是那一种情境,圆满的“教法”即为大乘之法,而圆满的“时间”为永不停息的永恒之轮。

  这些观想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而非暂时地虚构一些不真实存在的东西。

  上师体现了三世诸佛的本质。他结合三宝于一:他的“身”即是僧,“语”即是法,“意”即是佛。他结合三根本于一:他的“身”是上师,“语”是本尊,“意”是空行母。他结合三身为一:他的“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他是过去诸佛的体现,未来诸佛的根源,也是现在诸佛的代表。我们这般堕落,就连贤劫千佛都不能帮助我们,而他却接受我们做为弟子,因此,他的悲心与恩惠超越诸佛。

  上师即佛,

  上师即法,

  上师亦即僧。

  上师成就一切,

  上师即尊胜的金刚总持。

  作为听法之众的我们,以自身的佛性为基础,以珍贵的人生为依止,以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以及追随上师指示的方法,而成为未来佛。如同《喜金刚密续》(Hevajra Tantra)中所说:

  众生皆是佛,

  却为染污蔽。

  染污若净化,

  佛果即现前。

  (二)广大的善巧方便——密咒乘的态度

  密咒乘的《三理趣灯》(Torch of the Three Methods)中如此说道:

  具有相同的目标,却免于一切迷惑,

  具有丰富的法门,且毫无艰辛困难。

  它是给利根者所修的, 密咒乘是至高无上的。

  修习密咒乘可以由多处入门,它包含了许多积聚福德与智慧的法门,与各种甚深善巧的方法,能让我们不需要经历偌大艰辛困苦的过程,便能将内在的潜能显现出来。而我们愿力的指向,就是这种种法门的基础:

  一切法皆因缘,

  尽依行者愿力。

  切勿将传授佛法之处、传授佛法的导师与教法内容等,视为平凡或不净的。当你听法时,应将这“五种圆满”清楚地记在心中:

    圆满的“处所”是究竟虚空的堡垒,称为“奥明净土”(Akanistha,意为“不可超越的”)。圆满的“上师”是普贤王如来(Samantabhadra),即法身。圆满之“众”包含男、女众菩萨,以及胜者密意传承、持明表示传承的诸本尊。

  或者,你可以观想传法之处就是殊胜的铜色山莲花光宫殿;传法的上师即是乌底雅那(Oddiyāna)的莲花生大士,而听法者的我们就是八大持明、西藏二十五弟子、勇父与空行母。

  或者,你也可以想像此圆满的处所为东方现喜(Manifest Joy)佛土;圆满上师为报身金刚萨埵,正在此处为金刚部众圣与男、女菩萨众说法。

  同样地,你也可以观想此圆满的处所为西方极乐佛土;圆满上师为阿弥陀佛,为圆满的莲花部男、女菩萨众与众本尊说法。

  不论是那一种情境,圆满的“教法”即为大乘之法,而圆满的“时间”为永不停息的永恒之轮。

  这些观想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实相,而非暂时地虚构一些不真实存在的东西。

  上师体现了三世诸佛的本质。他结合三宝于一:他的“身”即是僧,“语”即是法,“意”即是佛。他结合三根本于一:他的“身”是上师,“语”是本尊,“意”是空行母。他结合三身为一:他的“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他是过去诸佛的体现,未来诸佛的根源,也是现在诸佛的代表。我们这般堕落,就连贤劫千佛都不能帮助我们,而他却接受我们做为弟子,因此,他的悲心与恩惠超越诸佛。

  上师即佛,

  上师即法,

  上师亦即僧。

  上师成就一切,

  上师即尊胜的金刚总持。

  作为听法之众的我们,以自身的佛性为基础,以珍贵的人生为依止,以得遇善知识的因缘,以及追随上师指示的方法,而成为未来佛。如同《喜金刚密续》(Hevajra Tantra)中所说:

  众生皆是佛,

  却为染污蔽。

  染污若净化,

  佛果即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