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波,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与扎西达娃、马原等一道是20世纪80年代西藏新小说的领军人物,先后在西藏做过专业作家和《西藏文学》副主编,代表作品《圆形日子》、《幻鸣》、《在这里上船》。现任《成都文艺》副主编。

 

    徐琴,女,汉族。中山大学文学博士,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藏族文化、文学研究。

 

走向历史的回忆

——藏族作家色波访谈录

徐琴  色波

 

    徐琴:色波老师,您好,认识您很高兴。您和扎西达娃、马原等是八十年代西藏新小说的领军人物,那个时代可以说是西藏文学的辉煌时期。穿过历史的雾霭,您是如何看待西藏新小说的?

    色波:我们先来定义一下西藏的“新小说”如何?西藏新小说,是指世界先进的文学思潮与西藏本土的古老文化相结合的一种文学。西藏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是与魔幻小说是有区别的,魔幻小说是个过渡时期。我一直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它的确给了八十年代西藏文学一个机会、一个转型以及冲出中国文学的机会。当然,西藏新小说夭折了,如果新小说能够成功,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西藏现代汉语小说。

 

    徐琴:您曾经在1989年编过一本小说集《西藏新小说》,成为当时新小说的见证,也成为研究者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西藏文学的一个范本,您当时是怎么筹划这部小说集的?

    色波:我当时编《西藏新小说》时的想法还不是十分明显,只觉得与传统不同的东西,都可以放进去,所以我后来想编一本新小说集,没机会。并且有难度。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的西藏小说还是没超过那时的吧?你认为呢?其实区别是明显的。因为现在的中国文学本身就差不多不属于文学界,而是娱乐界了。我觉得对于作家来说,它首先要对小说负责,小说在全世界都遇到了问题,我们必须参与解决而不应该只关照中国的所谓文学市场。艺术不是一个市场,而是一个世界。小说实验不能松懈,对小说的敬畏之心也不能抛弃。

 

    徐琴:那么这样来说,您认为西藏新小说为什么难以超越,是因为当时一方面是作家的虔诚和认真,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外国文学思潮的借鉴? 

    色波:西藏新小说还未在西藏未成大的气候,就夭折了。我曾说过,如果把我们那个时期的作家和小说从西藏文学史上抽去,就完整了,比如从益西单增到阿来,非常完整。也有一种进步,但那是人们容易理解的进步。意思是八十年代那段文学是那么的突兀,那么的辉煌,那么的回望不可信,那么的与西藏不相宜,突兀。当然你说的那两点是当时西藏文学蓬勃兴盛的原因则是肯定的。

 

    徐琴:嗯,回到八十年代,当时的作家包括您、扎西达娃和进藏的汉族作家,拿西藏作为题材,是否更多是投机呢? 

    色波:投机倒不是。那时候文学是非常有地位的,这点倒是真的。写作时的投机心理,不少作家也有。我只敢说我本人在小说写作上毫无投机心理。投机是攫取的非常手段。如果我想投机,就不会在九十年代初,正步向红火时突然停笔。就说我们三个吧,扎西达娃后来不太写了,也是其他原因,马原比较看重名声这是真的。

 

    徐琴:哦,我看您那时正风华正茂,三十一二岁就很有名了。那您为何在兴盛时期,也正当年华时放弃了文学创作?

    色波:我从小学就喜欢文学,16岁那时考上了医学院,1975年底分配就到了墨脱。1980年从墨脱到调到拉萨,开始创作,1983年改行去办《拉萨河》这个文学刊物,1988年调《西藏文学》。从1991年开始,我的创作在国外反响也非常大了,因为连意大利的杂志都上了。但我是卡在文学认识上,我想再上一个台阶,而且觉得自己完全可以上去,但到成都后,好像没激情了。我不是放弃,也并没有放弃。我是想再上一层如果不换地方,倒是有可能。说实话,到成都后没写,只看。这两年才开始恢复一下感觉东西不一样了,先写了些短篇。

 

    徐琴:八十年代您的出名与您对文学的倾心执着有着很大的关系,但还与哪些因素有观呢? 

    色波:我觉得是天赋的觉醒,就是关于小说的天赋。这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国关于小说教育是扼杀这种天赋的,《红楼梦》就是非常有天赋的,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奇怪得很。我可以说出八十年代文学突然出现又突然没了的原因:尽管我反对文学的“根”的说法,但中国作家如果没了根,就心慌,这也是那批作家消失的原因之一,其实不需要什么根的。但中国文学随时都在告诫作家和读者要根,这才叫尴尬,有点奇怪。比如说我曾经看过不少欧洲关于死亡的著作,结果,不是说我不怕死了,但我害怕生了。我有个极端的看法:当你从作品中看不出民族倾向和情绪时,你就有可能是藏民族的了。我觉得文学还是大同好。但这得有个条件,那就是你必须坚持自己的东西,至少不能讨好什么东西,讨好文学本身可以。

 

    徐琴:您知道,在1985年《西藏文学》出了个魔幻专辑,在内地影响很大,并由此激起西藏文学的高潮。

    色波:对。那是因为我1983年就写了《幻鸣》,到处都不发。压到1985年,马丽华就说干脆来个专辑,于是其他几个人全跟着这个路子写搞成一个专号了。对西藏作品的认同,如果不包括我的话,就是另外一种东西了,全是扎西达娃的魔幻现实主义,其实还是从我的《幻鸣》来的。如果只认魔幻现实主义,那么西藏的1980年代小说并不值得过分渲染,毕竟是模仿,当然,扎西达娃本人天赋不错。

 

    徐琴:其实如果当时与内地评论界联手推出的话,您们会在中国文学界有不一样的反响。

    色波:有联手的。格非就建议我们的小说通通在北大还是什么地方重新出版一次,但没人响应。另外还有两件事:一件是李陀想在《北京文学》发一期西藏专号,结果大家给了稿子,不行,只留我和马原还有扎西达娃三个人的,后来也退回来了,因为马健事件,这是一;二,我1991年受苏童的委托给《钟山》做了一年的相当于特约编辑,结果我只选到了一篇,冯良的《吉胡什妮》,还是没人,冲出地区的真的还不多。所以我一直想精编一本西藏小说,是西藏作家不愿意,或者说是不知道其中厉害。大家都不想动。都在等别人出来做这事。我们那批人中,只要坚持写,就是三流的今天也是一流的,说遗憾也不至于。个人力量也够用。只是现在写起来艰难。

 

    徐琴:您们在新文学初期掀起了热潮,但很快就偃旗息鼓,从整体上来说,着实是个迷,让人遗憾!说到创作,不知道藏族文化身份对您的创作有何影响?

    色波:作为藏族我更多的感到了一种责任。因为我对藏族不少现象非常关心,基本上是批判的。其实真正的作家,都是对自己的民族持批判态度的,否则作家就没意义了。我对藏文化的批判意识最强,因此我认为我对藏文化最认同。对自己的文化要进行批判性继承,藏族文化如果不被批判,那就不能前进,因为它已经遇到问题了。

 

    徐琴:您小的时候生活于汉文化圈中,但又是藏族文化身份认同,这对您的创作来说是否尴尬?

    色波:尴尬我一直没有,因为拉美文学是一样的,博尔赫期有句话,说:我一直想成为阿根廷的,结果发现我本来就是阿根廷的。库切是白人,结果他在南非当了作家。

 

    徐琴:您觉得您的作品与西藏有多大的关系? 

    色波:西藏跟人类有多大关系,我的作品跟西藏就有多大关系。至于做得好不好那是另一码事,对于我来说,什么民族特点啦,区域特色啦,等等,都不是好小说必备的要素因此,每当有人在说我作品时拉进了这类话题,我就觉得我的小说肯定写得有问题了,没人去追问《西游记》的真实性,我不知道是我的小说只值得做地方性追究,还是读者一看到异域题材的作品时习惯了要追究这些?许多汉族读者都爱这样搞,我觉得其中有不少是下意识的行为。

 

    徐琴:我在您的作品中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普世的关怀与批判。

    色波:对的。因为我觉得没必要把自己搞成跟世界不一样的动物。我觉得所谓的民族特色,只是一些非常表象的东西。人,是一样的。所以后来才有藏族批评家认为我反而更抓住了西藏的本质。可能就是这个原因。拉美作家对我的意义也在这里,而不是在作品本身中。拉美作家让我获得了一种信心,使我个人的想法普世化了。

 

    徐琴:作为八十年代西藏文学辉煌时期的代表作家,我觉得作为当事人,您可能会有许多感触,从对历史还原中可以看到许多问题的。

    色波:是的,感触颇多。我有这方面的随笔20多万字,只是没整理,因为觉得价值不大,其中一部分改成小小说了。还想写长篇回忆录,叫《香巴拉之路》。

 

    徐琴:在西藏文学的传播方面您做了不少工作,您主编的那套叫做“玛尼石藏地文丛”的4卷本是当代藏族文学第一次全方位集群展示。您在推出西藏文学方面做出的成就很大,这一点是能长留西藏文学史册的。

    色波:这个倒是,光那套玛尼石丛书,国外就根据那个出了不少西藏作家集子。编辑是后来到成都才像回事的,过去在西藏,只是编了些好作品。

 

    徐琴:八十年代,那是个理想飞扬的时代,也许是您创作生命历程中最为灿烂的时代,是吗? 

    色波:对我来说不是,我非常反感我曾经拥有过的。这有点奇怪,所以不断地想搞新花样。但我找得准自己的位置。

 

    徐琴:一直对您的一句话不是很理解,您对西藏新小说的评价:“一块提前收割了的文学麦田,小说史上一道鲜亮耀眼的疤痕”?

    色波:对,我本来还想说,西藏作家的游牧习气,毁坏了这块麦田,游牧习气就是不耕种也想收获,模仿时需要的是股聪明劲,或许可以再加点小天赋。再往上走,就需要文化底蕴了。但西藏本土作家的文化底子极差,西藏本土作家两头不沾,藏文化汉文化都不明白,就是因为受的传统教育少,才有了模仿。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不管我们怎么解释,它毕竟是一闪而过的东西,前无古人是肯定,由于突然消失,也就后无来者了。你可以做这样的思考,我们用点来对点,比如从益西单增到阿来,是不是直接衔接上了,都是铺天盖地的宣传,而且阿来稍有一点进步,这恰好是衔接所必需的。如果70年代和90年代末或21世纪初,把这段作为一个历史来考察的话,没我们那批人,就正常了,不奇怪了,等于是我们在其中拉开了一个鲜红的口子,时间一长结疤了。我这是简单地比喻,里面还可以做很多分析

 

    徐琴:您是充满感情色彩来谈那段时间文学的!

    色波:这个倒是,因为文学跟经济甚至政治都无关,就跟理想有关,我曾经在广东卫视上说,跟思想的活跃程度有关,中国学者为什么不能抒情呢?

 

    徐琴:回首八十年代的西藏文学,您有何感触? 

    色波:我觉得很有意思,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当然也有惊讶的地方。一些人分明不能成为小说家,结果却成了,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外力啊!好像人人都可以成为小说家,但这也注定了当时的小说只能处在一个相对的高度上,再也无能为力了。马原就无比思念当时的激情时代,说到就要哭。

 

    徐琴:看得出来您对马原很激赏?

    色波:这个人不错。这人是中国少见的几个作家之一,说几个,那是习惯语,其实就这一个。好的就不用说了,他手法的先锋性与观念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小说看后总有一种说不出来味道。

 

    徐琴:马原之于西藏的意义上来说,评论家张军曾说:“西藏给马原带来了一切,马原却什么也没给西藏留下。” 

    色波:这话你觉得如何?倒过来说我觉得才有点对。西藏给人东西是公平的,为什么只有他?而他回来后不能写作了,他及其他人认为是离开了西藏的原因,而我则认为是人过四十后,他没调整好的原因。

 

    徐琴:在西藏文化圈中,您、扎西达娃,您们的族裔身份,对您们的创作其实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吗?既亲近西藏,但又无法全部融入。

    色波:我本人不大能感觉到这点,但离开后倒是有点这种感觉,我有篇无家可归的散文,1996年在《文化时报》上发表的。

 

    徐琴:你们既能进去,又能出来,还有您们的汉文化教育,使你们的情感对西藏是复杂的。你们相对本土作家而言,是有退路的?所以,西藏文学是尴尬的,他未来可能会留给没有退路的本族人,是吗?您如何看待西藏文学的前景?

    色波:你们可以这样去看问题。也是有道理的,作为我个人,只喜欢从小说本身上寻找原因。当我寻找完后,发现跟中国其他作家也没什么两样,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小说也不错,后来就不行了。到了八十年代再度兴盛,后来又不行了。情况是一样的。西班牙的一个研究者也问过这个问题,我说50年后再说,因为这是个周期,整个汉语文学都这样,如果不一样,西藏作家都可以坚持下去的。但必须复活小说中的“精英意识”,因为作为一个作家群,少了这个层面,“身份”就会受到质疑。这点我跟顾彬观点一致他也强调这点,而且不断地强调这是现代主义的品质。没有这种精英意识,西藏文学很难有突破!西藏作家崛起时,也是整个中国作家崛起之时!

 

    徐琴:当前西藏文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崛起之时,一些执着于文学创作的作家正在冉冉升起,如藏族作家次仁罗布、班丹、白玛娜珍,汉族作家敖超、张祖文等,他们正以坚实的步伐在构筑西藏文学新的辉煌。

    色波:是的,我们共同期待着西藏文学走向新的高处。